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李宗武——中国当代书画大师作品展

企业报道 作者:苏启瑞  2013-05-31 16:57:21 阅读:
核心提示:李宗武,男, 1972年生于甘肃会宁,1997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2011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命画家彦函、霍春阳、常保立、张立辰诸先生。

  李宗武,男, 1972年生于甘肃会宁,1997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2011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命画家彦函、霍春阳、常保立、张立辰诸先生。现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国画院院务委员,西部美术报执行主编,甘肃省美协理事,《文艺大观》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甘肃省会宁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昊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基地画家,中国画院画家,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教授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画展览,其中《丝路古城》入选全国等二届师生书画展,《秋高声远》入选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展,《丝路驼铃》入选丝绸之路---首届甘肃书画作品展,《听雨图》入选风从敦煌来---甘肃美术写生作品展,《秋意》入选第三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作品入展央视建国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文化部海峡两岸书画名家邀请展,2010全国中国画名家巡回展,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青年画家邀请展,2011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当代名家邀请展,江山雄韵---2011全国百名家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巡回展,2012中国画百名家精品邀请展,2012第二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邀请展,2012中国农村文化节书画邀请展等。

  曾主编:《首届西部百家书画精品展作品集》;《当代著名书法家十人作品集》,作品被多家书画机构收藏。出版了《李宗武花鸟画作品集》、《国画经典---艺术名家李宗武专辑》,《当代最具收藏潜力书画名家系列---李宗武花鸟画选》,《山水清音---李宗武国画作品集》。

  闲情逸致和天人和一

  李宗武山水画赏析

  宗武的山水画是中国画天人合一意境的集成,是知山乐水大田园观民居意识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宗武先生他从宋元国画中吸收了中国古典绘画的精华,确立了自己审美的一个的基调:闲情逸致式的陶冶和天人和一的思想。当你站在宗武先生的山水画作前面时,仿佛走进古典与现代的乐章,他在故宫历代大师的作品中,窥视的中国山水画的文化渊源,在千秋永立的高山流水面前,品味到的是萧条空寂与静穆平和。圣者说的“道、理、性”均在山水面前顿捂圆觉,以终成情性。这种以山为乐、以水为知,以空为悟、以远为觉的精神确立,这种天人合一的忧乐圆融意识,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不正是中国山水画欣赏的最大乐趣吗?观看宗武的画,感到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画幅更有新意。这些写意山水画酣畅淋漓、恢宏大气,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在他的笔下,巍峨的群山、飞泻的瀑布、苍翠的松皑皑的白雪、挺立的白桦,巧妙地调节了画面的黑白、虚实、轻重、浓淡的节奏感,营造出了新的意境和情趣。

  宗武把中国哲学的思维移植到他的山水画中,他以对立统一的思想审视着每一幅作品,是素朴生命哲学的艺术在中国山水中找到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涵。虽然我国的山水画艺术历史悠久,但喧嚣的社会又抹杀了许多有天赋的艺术家。宗武是沉醉在山水中不愿醒来的其中一位,出生在农村,经历过的各种苦难却奇迹般的成为他的创作灵感,他从石涛、八大、赵孟頫、龚贤等大师的作品中领会到中国山水画的精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澄怀观道”是文艺审美的最高要求,即要求艺术家要排除各种主观欲望而达到心灵虚静之最高境界,体现那种源于“具象”而又超越于“具象”的至美境界。可以看出,宗武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艺术中的虚静之美,他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虚静的线条,从而使得他的山水画呈现出奇肆超逸、苍古淳雅、虚静含蓄的美学特征,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的领略宗武营造的静穆之美,倾听隐于其间的天籁之音,我想这也霍春阳老师之所以题为《山水清音》的原因。

  宗武以其沉静的性格、睿智的思考、浑厚的功力,诗人的气质,通过对古典艺术的解读和对现代山水画的重新挖掘,通过对自然物象和传统笔墨语音的开拓,创造出一种古典而现代的语言程式,因此不期而然地具备了时代性和现代感,我们深信,宗武的成功对我们当代苦苦探索的艺术家有其必然的借鉴作用。

  李人毅于《美术》杂志社

  著名山水画家李宗武----杨华(作家、评论家)

  李宗武是会宁杨集人,年少喜欢毛笔,家境贫穷,没钱买笔,有一次他到泉旁挑水,泉水清澈,倒映了他的影子,他仔细一看,泉底里一支毛笔,人就激动疯了,一个猛子倒插下去,右手抓住了毛笔,口里咽上了泉水,左手扳住了泉壁上的石头,头就从水面上探了出来,村里的一个耳聋女人来挑水,桶子吊下来,宗武抓住了救命稻草,聋女吊上来吓了一跳,哇的一声险些翻了过去。

  他浑身是水,回到家被不明真相的母亲饱打屁股,问明原由,换了水衣,带到泉旁叫魂:宗武吃饭来,宗武喝汤来,宗武再不害怕了……

  他得到了一支毛笔,就在废纸让涂鸦,喜欢画麦穗子,小白兔吃胡萝卜。童年时候,在村口的歪脖子老柳树下尿泥绘画丑小鸭,牛牛里灌土,思想神秘着人类的敏感,仰望黄土大山,不知道山的里边有什么宝物,立志长大一定要探寻清楚。

  宗武不喜欢爷爷,爷爷是个固执的老汉,那个时候给生产队里看谷,谷穗子吊弯了腰的时候,成群的麻雀落在上面唧唧地吃,爷爷就追赶着吆喝,爷爷连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宗武要给爷爷提饭,长着耳朵的小瓦罐,妈妈把饭舀到罐里,宗武提给爷爷,爷爷吃饭的时候宗武就打麻雀,麻雀特别讨厌,不把宗武往眼里放,一群麻雀落下来,赶不出谷地,宗武发现谷地里有黄萝卜,他就蹲下来指头剜开一个,拔了出来,在衣襟上擦了一下,其实没有擦净,咬一口嚼,吃出了萝卜的甜味,吃出了泥土的芬芳,爷爷走过来看见宗武贪吃黄萝卜,惊慌失措,四周张望,赶紧过来一把夺了萝卜,小声骂道:你这碎驴日的嘲了?这是队里的黄萝卜,你怎么敢拔了吃呢?爷爷气愤地在宗武的屁股上啪啪啪三巴掌,打得宗武哇哇哭叫,手背揩着泪水跑回家,从此把爷爷恨在心上,以至爷爷蹬腿腿咽气的时候,想见一眼孙子,宗武都不肯见,爷爷死了,宗武没有流一滴眼泪。

  多年以后想起爷爷,宗武内心愧疚,去年的清明节,宗武买了一个黄萝卜,带着痛心去了爷爷的坟墓,野草丛生,宗武跪在爷爷坟前赔情道歉,希望得到爷爷的宽恕,宗武流下了惭愧的泪水。

  宗武热爱着家乡的山水,一直笔耕山水,学习借鉴故人和今人的笔墨,潜心修炼创新,站肿大腿,呕心沥血,他酷爱艺术,绘画是他的第一生命,拜访过许多名家,得到北京绘画大师的亲传指点,宗武的山水有着自己的风格,天人合一,田园乐土,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在他笔下栩栩生辉,我不懂毛笔,欣赏的眼光不能深邃到画的博大精深,只能看到山水表面的大气磅礴,也就品味不到画的最高境界,但宗武作画的毅力和对画的执着,一种辛勤耕耘的精神,让我佩服赞叹不已。

  现在的毛笔书法和绘画,我是真的啃不动的,那些大家的书画,眼睛感觉没有什么,可是朋友就说好,我只能说自己不懂,特别是获了国际大赛的毛笔字,丑的超过了一般,可是有人依然花钱装裱挂在墙上欣赏不够,我的眼睛里太缺乏艺术了,人世间的艺术是最为珍贵的东西,精神世界的粮食,现在的有钱人追求的就是这些东西,一个画家的生命宝贵就是消耗在画里,思想的境界升华到一定高度,就变成了艺术,艺术不是凡眼能看透的,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用慧眼才会鉴别欣赏出艺术的伟大珍贵。

  写宗武和他的山水画,真的有些力不存心,因为自己在画方面是个门外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据说艺术的东西一开始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过一段时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时期最漫长,磨练过去,第三个阶段就又返璞归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些世界级的大师写的毛笔字像娃娃一样乱画,我就看不出来有好,我的朋友说好着没有办法,我就只能无语,抱怨自己才疏学浅,拙眼无慧,再看还是孩童尿泥玩家家。

  最近一位广东大老板路过会宁,观看了宗武的山水画,从中挑出了十多幅,我就拍摄下来,今天一并贴出来与友友共勉,希望得到大家慧眼诚恳点评,我也极希望会宁涌现出一个个世界级的绘画大师,把咱会宁的黄土大山推到世界去,会宁的黄土是一种深厚的文化,需要大师级的人才推出来,变成千年不朽万年不灭的黄土文化,愿宗武的山水展销世界。

高原牧歌

古寺晨钟声

秋山余韵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