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科技助力打造优质沪昆

企业报道  2013-05-27 09:31:59 阅读: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新一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由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沪昆客专工程指挥部申报的《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仰拱模架》及《钻孔机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两项技术成果获得正式授权,这是沪昆客专工程贵州段在施工中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新一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由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沪昆客专工程指挥部申报的《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仰拱模架》及《钻孔机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两项技术成果获得正式授权,这是沪昆客专工程贵州段在施工中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运用,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度,确保了沪昆高铁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在沪昆客专项目施工中,各施工单位针对不同的施工难题纷纷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中,负责土建6标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三局自进场以来,针对隧道仰拱施工进度慢、质量难以控制和桥梁桩基受熔岩溶洞影响等施工难题,成立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部长、技术骨干为主的科技创新小组,围绕重难点项目进行攻关。

  “我们标段桥梁桩基因桩长且不良地质发育,施工前期采用传统冲击钻机成孔,卡钻、掉钻现象频繁。尤其是桃花特大桥和小寨坡特大桥为管段内重点控制性的节点工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才能有效解决掉钻卡钻影响工期的问题。”中铁二十三局指挥部指挥长赵永明在谈起桥梁桩基自动控制器研发的初衷时说。

  负责研发的技术小组反复查找文献,进行试验,最终他们将油井开采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器技术引入了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6标段桥梁桩基施工。实践证明,钻孔机自动控制系统能集保护、控制、信号测量及显示等功能于一体,在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对施工过程出现的卡锤、钢丝绳断、电源突然失电、余绳过长、高度传感器损坏、刹车抱死、离合抱死、离合气缸或电磁阀失效等多种故障能即时停机处理,降低了施工风险,避免了掉钻等事故发生,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该项技术成功运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管段内小河沟中桥、定坪特大桥、定坪大桥、桃花特大桥等重点控制性的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相继施工完成,为管段内如期实现架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沪昆客专贵州公司(业主)组织沪昆客专及贵广铁路2条线共28家施工单位在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沪昆客专桃花特大桥施工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

  此后,该指挥部又研发出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能降低工程成本等特点的“隧道工程仰拱整体模架及配套快速施工技术”和“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仰拱模架”,不需进行拆装作业,具备一次拼装到位、施工过程中整体移动、整体施工的特点,可一次施工12m仰拱,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劳动成本,受到了沪昆客专贵州公司和中国铁建有限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在施工中,他们成功引进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新技术,采用了滚焊机钢筋笼快速加工技术,攻克了“隧道水沟电缆槽快速施工技术”“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预制块自动化养护”等多项技术课题。通过科技创新,先后革新工艺、运用技术成果60余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论文及工法40余篇,创造价值1000多万元,其中获得中国铁建总公司优秀工法一、二等奖2项、四川省部级工法一等奖1项、中国铁建总公司QC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QC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确保了沪昆客专工程的顺利建设,创造了一流质量,多次受到沪昆客专贵州有限公司、铁道部质监总站、监理单位的好评。 (光红庆 张新瑞)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