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在论坛上发表了题目为“企业过剩经济中的短缺”的主题演讲。他谈到,“中国的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但是问题在于我们要看清过剩的实质,这种过剩是不是掩盖了深刻的短缺。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在当前的过剩经济中短缺的企业和企业的短缺。”
首先是战略短缺。就企业战略问题,王忠明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中国多少企业有战略?有什么样的企业战略?他指出,对于制定和执行战略的主体而言,所谓的战略首先意味着企业本性的附会,战略只是对于真正的企业才是真实的。国有企业严格意义上还称不上经济上真正的企业,它是一种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履行社会职能的。它的战略几乎是被国家战略同化了。所以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来说只能算作有规划,但是很难有战略。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小规模的简单经营,也不能孕育出宏大的战略。因此,无论是国企或民企,应该看到我们的企业已经陷入了无战略危机。
另外,何谓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王忠明认为,成熟的战略要经过企业相当长的调整发展之后才能形成,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由外在的力量强制产生,一定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自内心的,甚至是由于企业处于对未来的一种恐惧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冲动。由于我们搞市场经济时间过于短促,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不是能够承载战略的主体,所以国外公司推出的战略能够做到250年,而中国的企业战略能够做到25年就不错了,因此中国的企业在战略方面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是跟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企业短缺当中的战略短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现在已经有相当成长力的中国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重视,谁拥有战略,谁就拥有未来的市场。而一个企业没有战略罗盘的指引就将失去对未来发展的控制力。
第二是品牌短缺。当谈到品牌时,王忠明的话语中不无遗憾,“中国的企业没有一个国际品牌。中国是自行车王国、茶叶王国,却没有一个国际品牌出自中国。以茶叶为例,我们都知道龙井茶,这个茶,那个茶,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但是世界上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三大采茶国,今天创造的利润绝大部分是被英国拿走了,英国一根茶叶都不生产,他只拥有一个立顿茶叶品牌。由此可以看出品牌的魅力。”
我们是制造大国,却绝对是一个品牌小国。从比较优势来讲我们今天能够担当世界的工厂,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制造大国,我们要努力地去创造品牌。如果没有品牌的缔造,制造大国的优势,总有一天会被其他的大国拿走。一个国家拥有的世界品牌显示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没有世界品牌的中国制造一定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要成为信息世界、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要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没有世界品牌根本就无法实现。所以现在世界上30%的商品都在中国制造,而《商业周刊》评选出来的世界品牌200位,没有一家中国品牌。在产品过剩经济的今天,品牌是企业占据市场的旗帜,是消费者选择的向导,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如果说今天的世界工厂是生产大国的标志,那么世界品牌的诞生就是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标志,如果我们有一批经过市场检验的世界品牌,中国制造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我们要打造世界品牌,中国政府应该把握世界制造业新一轮的历史机遇。
第三是竞争力短缺,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短缺。王忠明认为中国企业应当积极构筑自己的壁垒。他谈到,任何企业相对来讲都有竞争力,但绝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核心竞争力。没有竞争力的锻造,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锻造,一个企业不可能有生命力,不可能有将来,不可能有客观的市场表现,不可能有丰厚的市场利润。怎样才能够锻造核心竞争力呢?就要构筑壁垒。用什么办法去构筑壁垒,关税壁垒要打破,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所有企业都在这样那样的从制度、管理、技术、经营模式、方法等各式各样的因素当中去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壁垒,一个企业没有壁垒就意味着你有巨大的竞争风险,难以规避。你所拥有的别人都拥有,而别人有的你却可能没有,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做长。所以从一开始就正确设计精当,构筑壁垒,让你的竞争对手难以跟进,无法跟进,学不来。这才叫有竞争力,才叫有核心竞争力,一旦有这样的竞争力你就不仅会拥有力量,也会拥有财富,还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忠明还谈到平常心短缺。真正的企业家都应该是深刻的人道主义者。真正的企业家都具有极其浓郁的平和心态,都懂得服务至上,报效社会,都能把生命看到底。都是管理思想者、思想家。他认为按这些标准来衡量中国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很少,相当的企业领导缺乏平和心态。中国没有几十年成长、没有几十年的发展,哪儿来那么多企业家,所以要谨记企业贬值现象。
随后王忠明谈到了企业文化短缺,他认为中国有绝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这是由企业发展的时间决定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自然成长过程当中要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甚至要血和泪凝结出来的东西,不是照搬的东西。
没有一家企业文化的概括是能够从别的企业当中直接移植过来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要适应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打造,而一旦有真正企业文化的诞生,企业就会乘风破浪的向前走。而这样的企业还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还在成长之中。
讲到人力资本短缺,王忠明把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总结为三大并存,即人口众多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源短缺并存,人才匮乏与人才短缺并存。他认为中国企业当中人力资本匮乏现象已经非常的严重。企业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力资本谁就拥有财富的控制力,所以要珍惜人力资本。王忠明还谈到规模短缺、诚信短缺、信息化短缺、思想创新短缺等等。最后,他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在过剩经济条件下,不要被过剩迷住了双眼,要看到我们企业的短缺和短缺的企业,勇敢的与短缺决战。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