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深圳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二楼展厅开幕“情寄自然――杨国光中国画展”。此次活动共展出当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国光教授精品力作80余幅。 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和市民参观。
广东省文化馆馆长匡志刚、深圳市群文学会会长杨素贤、宝安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张志光等相关单位领导和市民群众1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作品展。广东省文化馆馆长匡志刚为开幕式致词,高度评价了本次展览活动对推动广东、甘肃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分肯定了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工作在全省群众文化工作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头,认为宝安区的“文化春雨行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
杨国光先生擅长中国画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素描等艺术样式,曾得黄胄先生启蒙,后获王子云、石鲁、郑乃珖、刘文西诸先生亲授。终身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在漫长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当中,把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传统绘画以及长安画派的艺术精髓、西方绘画的造型及当代东西方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表现出作品的现代性。其作品深厚隽永、清逸雅致,境界高迈,使人感受到一股不同于流俗的清新之气。
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馆、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共同主办,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承办。
画家介绍
杨国光 (1925.5—1994)别名羊放,四川达县人。擅长中国画。1945年 毕业于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195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先后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作品《慰问》入选首届青年美展;《夔门夜航》由人民大会堂 收藏;《岱宗旭日》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有《辛亥革命》、《抱瓶图》、《古堰新貌》 、《钓鱼城保卫战》等。
图为画展现场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