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以保护的名义 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腾退迷局

企业报道  2013-05-17 16:33:03 阅读: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视线》讯

  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3月20号贴出的一则通知说,商场将于两个月后关闭,到期腾退所有商户,对商场所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通知贴出到如今,本该开始清货的大部分商户却按兵不动。为何商户们对通知置若罔闻?腾退背后有哪些利益纠葛?民族大世界商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通知贴出后的第6天,临近中午,民族大世界商场里人流不多,依稀可辨的古建筑三进院落里,200多家服装鞋帽店和小百货店仍像往常一样营业。

  【同期】--现在要搬了?

  --没有啊。

  一提起腾退,众多商户围了上来,表达了他们的惶惑和不解。

  【同期】我们不走,钱还没退,押金租金,到明年的都交了,明年5月份左右。有人交了不到1个月。我们都交了1年,15万。这不是一点点钱,上千万都。

  许多商户在大世界经营了10年甚至20年,下一年的租金交了少则七八万,多则二十几万,有的刚交了不到1个月。这些租金不是交给民族大世界,而是交给了中间承包商。目前有5家承包商和民族大世界签订摊位承包合同,承包商再将摊位转租给226个商户。承包商北京真阳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在通知贴出来的第2天就召集商户开会,告诉商户们坚决不走。

  【同期】这个公司说19号关门,那个公司说继续干,能干得了么?二包让我们继续干,大世界让我们走。

  商户们意识到,民族大世界和承包商就腾退事宜并没有谈拢,民族大世界是越过承包商直接给商户贴出了通知。租金被承包商扣住,承包商表示坚决不走,这让商户们十分担心:

  【同期】现在就是他们互相扯皮,我们在中间受夹板气。

  商户们通过媒体公开报道了解到,民族大世界商场和西城区政府会为自愿异地经营的商户联系经营场所,还将依据第三方中介社会评估机构评估的补偿方案补偿商户。但是商户们表示,这些承诺大都没有得到民族大世界的确认。

  【同期】——只是说免两个月房租?

  ——对。什么第三方评估机构啊,影子都没看到。他要是退的话,也是给二房东,我们什么都捞不着。

  此外,不少商户表示,近年来的整改让他们对腾退有预感,但是无论如何想不到在这个时间点腾退。

  【同期】--棉服甩不了,跟着季节走货。损失太大了我说,以前说不干的话我们提前甩货。

  --您是说年前的时候通知比较好?

  --对啊。大世界他们责任太大了,去年跟我们说,我们就有个谱,就不上货了,现在压货太多。现在这个大姐的话,棉服压货得10万。他现在让我们该上货上货,到时候甩不掉,我们就完了。

  记者尝试联系民族大世界商场负责人,但是工作人员让记者去联系西城区功能街区产业发展促进局,一切他们说了算:

  【同期】--腾退的事儿问西城区政府,因为是他们给我发的限期整改令。那商户跟我们没关系。

  --承包公司跟我们是有关系的吧?

  --这就是问他们,我们这不接待。

  西城区功能街区产业发展促进局的人表示:

  【同期】--我们政府一般不参与这种商业行为,我们只是推进这个文物保护。具体你去问一下那个民族商场。

  --第三方评估,补偿之类的呢?

  --还是要问一下他们办公室。

  记者再次联系到民族大世界,工作人员说:

  【同期】是不是真的我们也没法回答您,他把你推到我们这,我们也没办法。

  北京市文物局执法队队长赵建明表示,文物局只是起到行业监管作用。具体要由产权单位国家民委和属地政府西城区政府成立的“西单33号院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联合工作小组”来落实,腾退时间和通知时间也由他们确定:

  【同期】工作组在之前也做了很多工作,协调,不是说谁脑子一热,通告就贴了,包括跟产权单位管理单位的协调,包括跟5家,6家的承租的协调。

  国家民委机关服务局的工作人员却说不了解情况:

  【同期】还是跟他们民族大世界办公室联系,还是跟他们沟通,我们也不了解。

  【串词】记者第三次联系民族大世界商场,工作人员这次承认和承租商没有谈拢:

  【同期】--到5月20好都解决了,通知上就这么写的。

  --评估,赔偿,安置呢?

  --回答不了。

  --谁能回答?

  --这个问题还没到那个地步呢,到那个地步就能回答了。

  中间承包商北京真阳展览展示有限公司自2004年入驻商场,先后和民族大世界签订了3份租赁合同,真阳又把摊位转租给了176个小商户。经理谭锡庆介绍说,民族大世界商场给商户贴腾退通知的前一天才告诉承包商,给他们的一份解约合同通知书上说:民族大世界商场的房屋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依法予以重点保护。租赁期限多次协商未果,应被认定为“不定期租赁”,享有“随时解除合同的”权利,合理期限就是两个月的清货期。谭锡庆认为在法院裁定之前,商场无权单方面解约。真阳和商户之间的合同是怎样的呢?一位商户说:

  【同期】--期限是一年?

  --对。

  --有谈违约责任么?

  --有啊,押金1个月。

  --他们违约呢?

  --签的就是大世界什么时候撤就撤,他们不算违约。我们任何赔偿都没有。

  据谭锡庆说,2004年民族大世界商场所在地国立蒙藏学校成为北京市文保单位时,仍有拆迁盖民族大厦的可能:

  【同期】为什么我们投资这么大一公司,因为2004年,大厦有可能上有可能不上的情况下,我们公司也是赌一把,他们承诺就是如果上马,大厦给你一块地儿,那就迁一个永久合同。这合同是这么来的。

  2006年国立蒙藏学校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文物局多次下令整改:

  【同期】包括拆中心花园,十几个摊位一分钱没给我们补偿。紧接着拆2层,也哗哗给拆了,也没有补偿。3月20号之前,3月5,6号,大世界来个函,说防火查了,南通道消防通道占着要拆,我们也拆了。

  谭锡庆表示:商场和商户没有直接法律关系,无权通知商户停止经营。

  【同期】三角关系,打官司都是三角关系。您跟我谈好了,我会和商户妥善处理,这是一个正常渠道,你现在都不跟我谈,越过我去,商户来跟我闹,这样是不是造成很多不确定因素啊?

  谭锡庆说,民族大世界近两年在多种场合下提到腾退,但是从来没有和承包商认真协商;腾退通知贴出后,也只是让承包商找某家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损失。由于民族大世界不愿给出任何回应,合同签订的背景、有没有提前和承包商沟通,这些都无法证实。对此,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包华说:

  【同期】租赁合同的解除目前是因为政府的强制性要求,这个不归责于任何一方。民委下属公司这么多年的获益完全能够清除这个项目。出租人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给一定的资金周转做补偿。使用人也应该理解国家政策。呼吁当地政府能够帮助他们集团化的找新的经营地点。

  原通州区政协主席、文史专家杜宏谋说:

  【同期】复杂就复杂在一层包一层。合同赔偿太麻烦,但是真要拿出点决心来,也不是没有这么多钱。比他这难的不是还有么?也解决了。我觉得最大阻力还是对文保认识不到位,谁都是我就占着呢,一方领地,推着走。

  民族大世界商场腾退已经箭在弦上,实际上涉及的利益各方都在僵持之中。这个商业化的古建筑受到社会关注,表面上是商业利益之争,其实质是文物的保护。民族大世界商场所在的古建筑,最早在明朝初年是京城最早的会馆之一常州会馆。雍正二年,清朝设左右二翼宗学作为皇室贵族子弟学校,右翼宗学就设在此处,相传曹雪芹也在这里工作过。此后一直和清朝帝王之家有着紧密的联系。1913年,蒙藏学校在此成立,此后和中国革命的许多重量级人物和重大事件有关,但是后来逐渐商业化。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说:

  【同期】解放后民委不就接了么,现在还归民委管。一直民委的,后来当过民族中学,后来变成大商场了。

  民族大世界商场大约在1988年建成,一个说法是为建民族大厦筹备资金,后来规划搁置。这位研究员说:

  【同期】原来那地方没定成文保单位,他要拆了建民族大厦。定成国保单位就不能动了,1980年代的事儿。他那个商场一年能收两三个亿的管理费。

  民族大世界商场1988年出现,职工100多人。《文物保护法》2002年开始实施,商场所在的国立蒙藏学校旧址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文物局对民族大世界商场多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011年一度要起诉民族大世界。几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整改、视察数不清,不断地小范围拆除临时建筑,对消防设施进行改造。商户回忆说:

  【同期】腾退了一批又一批。以前这都是商户,院子里是商户,屋子里也是,包括那个院子上面是彩钢房都整改了。一次又一次,都在减少。

  北京市文物局执法队队长赵建明表示,要保护好文物,最根本的措施是应将所有临时建筑拆除,恢复古建原貌,如今能够走到全都腾退这一步非常不容易:

  【同期】经济利益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很多人,不是某个单位。应该说民族大世界主观上一直配合,客观上文物局每个阶段执法力度也不同。

  但是,民族大世界商场两个月后能够完成腾退么?其间的利益纠葛如何妥善解决?腾退之后产权单位又会作何规划?这些问题还都是未知数。新闻广播将继续关注事件的进展。(记者:路瑶,编辑:北京广播网)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