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河南博物院开幕了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名誉教授杨育智彩墨画精品个展,展览为期6天,129幅包含花鸟、山水、书法等类型的作品与广大观众见面。
杨育智擅长中国画及书法,笔墨受青藤山人、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影响尤深,其山水画浑厚华滋,清新典雅,花鸟画艳丽笑答,劲健多姿,书法作品流畅自然,颇具画意。为积累创作素材,杨育智曾漫游泰岱、匡庐、华山、嵩岳、武当、太行及西藏地区,开阔胸襟,采风写生。
《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评道:“杨育智作品情怀洒脱、意趣盎然,笔墨飘逸,格调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愈至晚年,其作品愈加老道圆融,笔墨愈加笔简意深,别具韵致。使他跻身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中国画运动’中。杨育智的艺术,对于处于转型与巨变中的中国画创作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画家介绍
杨育智1937年生于开封,自幼酷爱书画,先后向周韶华、张启铭、徐松安等艺术家学习花鸟画、山水画、书法及篆刻等。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杨育智在武汉期间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苦战七月流铁水》《面满汉江》《集家咀渡口》先后入选湖北省十年建设成就展、第一届全国工农美术展、武汉市美展,并发表于《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湖北画报》等诸多报刊上。1964年调到郑州工作。曾任河南山水画研究会理事,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分会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郑州分校国画部主任等职务。现任河南省现代书画院业务院长,郑州大学名誉教授。他的作品在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及中国各博物馆、纪念馆均有收藏。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