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一天,一个在中国碟机业发展史上值得记载的好日子。新科通过昂贵的空中运输把10万台EVD闪电式的送达全国各分公司,正式拉开了EVD的上市大幕。
作为在行业中举足轻重、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碟机巨头,新科的举动无疑在用事实表达着最直接的讯息:他们看好EVD的市场前景,对此他们会不遗余力。无需太多言论,在有关下一代碟机业的标准之争中,EVD无疑已经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了市场先机。
对此,新科电子新闻发言人樊文建在接受采访中说道:“我们之所以要在此时把EVD大规模推向市场,一方面是新科已经完全具有了必备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完全看好目前高清电视的市场容量和今后几年巨大的市场前景。从终端调查的最直接反馈也让我们对EVD的市场前景满怀信心,目前已经有众多的经销商持币待销或待购,尤其在春节前将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EVD产业化的成功和以新科为代表的领导品牌的市场推进,代表着高质量数字视听时代的到来,表明了中国影碟机产业通过技术实力开始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业内人士如是评价道。
高清电视市场飞速增长EVD生逢其时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EVD的发展趋势,其最大的市场将会和高清电视的迅速普及紧密联系在一起。而2003年我国高清电视领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据权威信息统计预测,2004年高清电视消费将会更加迅猛,这也是众多彩电巨头在高清电视研发和推广上不遗余力的重要原因。
据调查分析,在众多消费者中,目前很多购买EVD的消费者几乎都是为即将到来的数字电视时代做准备的。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比普通CRT彩电贵几倍,但销量却直线上升,主要是因为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代表着数字电视时代的高清晰特征。
据新科技术工程师介绍:高清晰数字电视的逐步普及让我们在推广EVD时更有信心,EVD清晰度能够达到207万像素,即1920×1080i,是DVD的5倍,而DVD的解像度已到了最大化。EVD在世界上首次基于光盘实现了高清晰度数字节目的存储和播放,这是目前其他任何播放技术都没有达到的标准。
专家认为:高清晰数字电视的普及为EVD的推广培育了优质的土壤,同时EVD市场份额的扩大反过来也将促进高清电视的进一步发展。
碟机业为标准而战
“采用谁的标准作为国际标准,对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重大。在高技术领域谁的技术标准领先,谁就控制了未来市场。主要发达国家在10年前就高度重视科技政策中标准化的作用,把技术标准作为战略性竞争手段。”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经做出这样的表示。
回到碟机业发展史上来看,以往的碟机技术标准一直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厂家手里,很浅显的道理是:你要用别人的东西,那就得付出代价。不可否认,在有关碟机业标准的对话平台上,我国一直处于劣势,并付出昂贵的代价。
随着我国在碟机技术研发上的不断努力,EVD行业市场开始大规模启动起来,面对中国乃至全世界规模巨大的EVD市场,其他一些相关的标准不可能只是临渊羡鱼,他们可能也要加入到EVD阵营中来,而中方企业则掌握着EVD大部分专利权,其他标准成员同样也要向EVD专利权人缴纳费用。也只有到了这一步,中国的碟机业才有真正与国外标准博弈的平台,EVD标准无疑成为了重要代表。
其实,目前国外厂商已经感到了EVD问世对他们带来的威胁。不过不管是打压还是排挤,都不可能阻止EVD市场的大规模启动。据专家介绍,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影碟机,EVD核心技术及相关技术目前已获得22项专利,初步形成了强有力的专利保护网,这也将打破激光视盘和信息家电新技术领域内因涉及专利权而由国外垄断的局面。
“国外企业目前正在开发的有关技术产品,清晰度可能也会赶上我们,甚至超过。但受目前高清数字电视解像度限制,他们的产品超过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何况在EVD的研发和市场投放上我们已走在前列。”樊文建说。
行业权威人士预测,随着今后EVD市场的扩大,其价格与DVD相差不会太大,必然将逐步进入更多拥有数字高清电视的家庭。EVD的背后还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经历纷纷扰扰的争议后,新科EVD的率先大举上市表明了EVD并非“只打雷,不下雨”,我国碟机产业真正进入了“标准之战”的重要转折点。
EVD与国外厂家的标准之战,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已经走到前面。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