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杂轻巧的活没人干,急难险重的活抢着干,交班的职工不愿离岗……这一系列“反常事”的发生,均缘于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安徽淮北矿业海孜矿大力推进市场化管理,激活了生产活力,增强了发展动力。
电机车司机纵瑞才3月份工分最高,工资比过去多拿了500元,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让他初尝甜头,干劲十足。今年来,作为全矿推行市场化管理试点单位的运输区,在内部价格、考核、结算上,严格细化运作流程,逐级完善各项计分标准、结算、分配和节支奖励办法,建立起区对队、队对班、班对个人的二级、三级、四级市场核算体系;对物资供应、设备检修每项工作量,都明码标价,规范结算。经济分配上,倾斜于苦、脏、累、险岗位的职工,机电、钉道工则实行“宽带薪酬”,拉开岗位收入差距,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
“每个班队都有收支台账,电子屏上动态更新生产量,当班干了多少活,节省多少料,收入多少钱,大家看得明明白白。”经济核算员徐孝清,每天都在认真统计、清算当班的计分计件和材料消耗。
3月份中,运输二队比其它队多出近一半的工分,靠节约材料,靠劳动创收,这让别的职工很是眼红。“过去是一线盯着要车皮,现在是职工到一线要矸子,大家都在抢活干,甚至有人干完本职工作后,还干了份外的活,职工劳动积极性自发地调动起来了。”80后区长丁鹏说起内部市场化的成效,十分兴奋。“实行市场调节,推动了节支降耗,还给我们带来一份‘意外惊喜’,全区“三违”减少60%以上,队伍精神面貌上有了崭新的变化。”(丁洁)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