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企业报道  2013-05-02 17:53:41 阅读:
核心提示:  记者: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必然选择,从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看,一种所有制是否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并且强调,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总结25年特别是近1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又一重要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决策,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

  记者: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必然选择,从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看,一种所有制是否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魏礼群: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处置并获得收益等一系列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在一定的所有制前提下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对于经济利益主体而言,拥有经济权利重要,使经济权利得到实现更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者既可以通过控制一定所有制赋予的全部权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可以通过权利的分割和部分权利的有偿转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体现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所有者控制全部权利,就形成了独资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方式。所有者有偿让渡了部分权利,比如经营权,就形成了股份制等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本的间接经营方式。可见,相对于所有制,所有制实现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记者:您是否可以给读者介绍一下近几年来我们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改革情况。

  魏礼群: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逐步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已有3468家重点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改制面接近80%。近5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境内外新增上市公司442家,累计筹资7436亿元。改制企业积极吸纳非国有资本参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包括集体资本、中外私人资本等在内的非国有资本,占全部注册资本的比例已达42%。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大部分企业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有的企业还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明显转变。国家在抓好国有重点企业改革的同时,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大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到2636亿元,比1997年增加了2.3倍。国有企业资产由1997年的12.5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5.46万亿元,增长23.7%。在美国《财富》杂志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评选中,1997年中国内地只有3家入选,并且没有一家工业企业,2002年则有11家企业入选。改革的实践说明,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对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和广阔前景。

  记者: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是否我们国企今后改革的路向是股份制?

  魏礼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次中央全会讨论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我们党以往有关论断的继承和发展,是探索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有效形式的重要成果,反映了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比较合理,既有利于保证经营者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又有利于保证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监督,保证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侵害。由于股份制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现代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如目前美国《幸福》杂志所列世界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是职业经理管理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可以用。在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企业主要是私人资本联合形成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适应经济社会化、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行股份制,鼓励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记者:大力发展公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经济,我们应当怎么去操作?

  魏礼群: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其它国有企业都应按照《决定》的要求,推进国有资本和其它各类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行股份制。一是进一步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未改。对这类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中外私人资本等参股,把它们改造成规范的现代股份制企业。第二种情况是,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很不规范,特别是相当多的企业仍存在国有股过大的问题。据统计,2001年全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额占公司总股本超过50%的近90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近80%。对这类企业,要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股等途径,改变国有股权过于集中的状况,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经营机制转换。进一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二是国家今后新建企业,要注重采用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国家投资新建企业,原则上都应采取股份制形式,除了国家出资外,要多方吸引社会投资,组成国有资本控股或和其它所有制资本共同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探索。如上海、浙江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中吸引非公有资本参股,收到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果。最近,浙江为建设总投资118亿元的杭州湾大桥,组建了由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共同参股的股份公司,其中私人资本股份占50%以上,社会上反映也是积极的。要大力鼓励和支持这样的探索。

  三是结合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发展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多、大小不一、类型各异,重要程度不同。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经营状况,分别采取控股、参股形式进行重组改造。

  同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实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出资人和经营者的权利、责任、义务,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并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企业要面向市场,真正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机制。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通过建立归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股份制经济发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依法履行好出资人职能,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尽快培育形成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建立规范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本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流动重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除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外,还要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要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