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洼地效应迸发 武义现象夺目

企业报道  2013-05-02 17:42:34 阅读:
核心提示:编者按:当我们关注着“温州模式”、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海宁皮革、嵊州领带等浙江特有的经济现象时,曾列于浙江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抓住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1998年至200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增长了3倍,2002年达到了3.25亿元,2003年达到4.6亿元。独具传奇色彩的“武义现象”又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今,许多地方都慕名到武义学习考察。本报刊发这篇文章,希望武义的发展思路或者说“武义现象”能对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武义地处浙江的中部,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典型山区县,毗邻经济发达的永康和义乌,原是浙江的8个贫困县之一,1996年脱贫。

  “武义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产业定位比较模糊、不清晰”,武义县委办一位官员这样告诉记者。武义长期以来都是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96年,县委还指出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当周边的永康、义乌等兄弟县市经济迅猛发展之时,武义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有效接轨周边发达地区,“洼地效应”激活工业经济

  武义县审时度势,2000年,他们开始把目光定在了工业上,并提出要把工业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2001年,武义县委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并把它列入武义“十五”发展规划之中。同时指出工业要打好“永康”和“义乌”牌,把武义建设成中国科技五金城和中国小商品城的加工配套基地。

  “被贫困逼进死胡同的武义只有背水一战”,武义县委书记金中梁谈起当初制定发展规划时如同说到华山只有一条路一样坚决。他说,武义这两三年能得到这样快速的发展,关键是抓住了欠发达地区土地便宜、劳动力成本低等后发优势,抓住了发达地区的“溢出效应”,并积极地营造“低成本投入、高效益产出”的企业投资环境,全力构建“创业洼地”,使一切工业发展的要素在武义得到了充分涌流。

  “洼地效应”得以全面迸发。用当地农民的话来说,种什么,都不如种企业。据介绍,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41.7%;实现工业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25%,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实施非均衡发展,坚持有条件的先发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长期以来,武义县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南北均衡和乡镇均衡发展的策略,结果使条件差的地区难以发展,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得不到重点发展和支持,相互之间受到制约和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武义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必须打破区域均衡,将投资有选择地集中在优势地区,让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起来,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才是加快武义发展的现实选择。也只有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口向优势区域流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减轻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实这种发展战略,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地区先发展的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武义环境的差异性特征,武义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制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布局,即东北地区机声隆隆,重点发展工业;中部地区车水马龙,重点发展旅游业和效益农业;西南部山区满目葱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大战略”的实施,首先让山区农民得到了实惠。该县通过把高山区的农民直接变成居民、转移劳动力的方式,减少高山区的人流量,更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这些农民变成居民之后,直接进入当地的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很好地改变了山区落后的面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据悉,1994年,武义县出台了全国第一个鼓励下山脱贫异地致富的政府规定。目前,全县有250多个自然村、11000多户、34000余人实施了下山脱贫。

  这种经济格局的全面形成,正发挥着强劲的发展态势。据悉,今年开发区新引进企业227家,近3年共引进、新办企业786家。另据东北部地区的桐琴镇暨武义五金机械工业园常务副主任邹志刚介绍,2003年该园区的财政收入达到4500万元。

  建立扶贫开发区,鼓励偏远山区发展工业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乡镇之间发展工业的条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计划经济年代或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序的出现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景象。从某种意思上讲,这种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曾促进了我国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种短缺经济时代的小而全、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已完全不适应现代企业分工协作、低成本扩张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生态的保护。但是,工业经济往往又是一个地区或乡镇经济的核心。

  为了解决这种发展的矛盾,增加乡镇的财政收入,提高各乡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积极性,武义县委、县政府在2002年底就提出了建设扶贫工业园区的规划,专门帮助那些偏远乡镇发展工业。规划规定,谁出力谁得益,即哪个乡镇引进的,企业产值算哪个乡镇的,所产生的地方税收前3年全部返还给乡镇,之后与县财政各分一半。据悉,扶贫工业园区第一期1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工作正在建设之中,近期将完工。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