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拓展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企业报道  2013-05-02 16:52:40 阅读:

  前 言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中指出: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由此可见,当前形势下,行业协会的存在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上海是中国的金融经济中心,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上海市众多的工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推动上海经济飞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企业由原来的“有问题找政府”理念转变为“有问题找协会”,由此可见,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医药行业来说,尤为如此。随着医药行业改革力度加大,“三医联动改革”全方位纵深开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发布和实施,GSP、GMP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GAP规范的颁布,都对中医药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就是一家始终坚持为企业服务这一宗旨的协会,在上海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是1989年12月成立的。当时任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许锦柏为协会创始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会长,在中药协会会员界颇有影响。至今历时十多年,一直胜任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会长。协会现有会员单位1012家,会员企业覆盖率达到上海市中药行业企业总数的97%。在会长许锦柏的领导下,以面向行业,交流合作,综合协调,加强自律,为企业和政府服务,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努力推进中药现代化,促进中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宗旨,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现在协会的业务已经覆盖到行业管理、行业统计、行业调研、协调和拟定中药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技术培训、重要产品推介服务、组织交流等多种范围。上海中药行业协会被确定为首批调整的试点单位之一,所以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协会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积极拓展服务功能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不断规范,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行业协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许锦柏会长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维护本行业会员单位的根本利益,提升行业的自律水平,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行业自律机制,这将是中药行业协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在多年的发展中,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在提升行业自律水平上,做了多方面的工作。1996年6月,协会就正式公布实施了上海中药行业行规公约,这对规范行业企业的经营行为、倡导良好的行业风尚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协会吸收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完成质量监督职责的人员充实到“行业检查员”队伍,从而加强了协会质量自律力量。

  在上海市商委和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下,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每年开展“上海中药零售行业质量管理与规范服务星级药店和星级营业员”的评选活动,为上海市中药零售企业实施GSP规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协会对有利于行业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经济活动给予支持,制定“管理规范”,对有害于行业发展,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的,协会则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进行疏导。在2000年,协会又开展了全行业第一次“定制补膏”质量和服务评比活动,得到了中医药界人士的肯定。此外,协会受市“双信办”委托,制定了《上海中药行业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评选标准(草案)》,并协助“双信办”组织上海市中药企业积极参与评选活动。这一系列的措施,为中药行业协会更高层次的行业自律打下了基础。

  在积极提高行业自律的同时,中药行业协会加大拓展服务功能的力度,不断地促进了行业整体发展的步伐。许锦柏认为,协会的宗旨就是面向企业,坚持服务,这是协会生命力的源泉。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我们力求做好服务,积极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实现强大的服务功能,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在硬件上加大了投入。为适应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和新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的要求,协会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投资400余万元建立了400多平方米的职业技能操作鉴定室,配备了一套适应现代中药发展的培训设备和先进的中药鉴别仪器。受市药管局委托,协会还举办了“GSP上岗培训班”、“药品分类管理培训班”等各类专项培训。在服务上,协会更具人性化。协会积极开展了各项技术咨询服务,为会员单位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针对具体企业,作具体的细致服务。如某药厂根据一个治癌经验方开发中成药,向市科委申请科研经费的支持,协会技术咨询服务部组织有关专家为其咨询、辅导起草标书等文件,使其顺利通过了审批。

  除此之外,协会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对进入上海市场的中药产品定价进行调研预审,仅去年报批的中成药品种就达到651个,中药饮片品种184个。同时,协会按时做好行业经济指标的各项统计工作。协会多次组织中药生产经营单位考察国内外先进的中药企业,积极参与GSP、GMP等认证工作,帮助会员单位开拓市场,积极参与上海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评选工作。

  强化“桥梁、纽带”意识 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政府和行业内的一致肯定。在拓展服务功能的同时,协会更加强化“桥梁、纽带”意识,充分发挥了协调作用,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方面信息沟通。许锦柏会长肯定地说:搞好“双向服务”是重要一环,协会由于很好地沟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争取了很多利益。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2000年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期间,部分批发经营企业在限期改造硬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协会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取得政府部门的理解,放宽了期限,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在“地方标准”转向“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协会中三个中药企业的一个品牌遇到了困难,随时面临着品种被取消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协会根据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历史传统和技术标准向有关部门及时地做了汇报,避免了企业每年2000万利润损失;在市医疗保险局、药管局、卫生局公布上海市第一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试点名单后,协会针对第一批定点药店没有中药店、没有郊区药店的情况,和市医药商业协会一起与市医保局进行沟通,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在以后公布医疗保险定点药店中,考虑了协会的建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协会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是有目共睹的。对此,许锦柏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会员单位经济发展了,行业才会兴旺繁荣,协会也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当好中药行业的忠实代表,为推动中药经济的发展不断努力!

  新形势新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

  上海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快速发展,对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会面对新的形势也开始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用许锦柏的话说,就是苦练内功。尽快地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此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随着协会功能的逐步到位,日常业务工作量不断增大,专职人员也从原开创时的8人增加到25人,平均年龄也有明显下降。为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近年来协会对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电脑专业、会计专业等专业人员。其次,协会除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外,还利用一切机会进行业务培训,如派人员参加专职人员学习班,自行开办协会工作人员电脑学习班等。在原有基础上调整和新建了一系列的内部管理制度。协会调整了“协会联络员”和“行业检查员”的队伍,对物价员、统计员、通讯员进行培训。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需要,加强为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服务,协会专门成立了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并根据中成药生产企业的要求,针对GMP认证等热点工作开展了多次活动。协会还制定了对协会分支机构管理的规定,修订了原有几个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调整了协会的财务管理,使协会各项运作更加规范。

  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效益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规范,各行业都面临着改革与再发展,这也预示着行业协会地位将变得日益重要,并发挥出重大功能,上海市政府也对行业协会的改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于医药行业这块中国所有行业改革中最后一块艰难的堡垒,行业协会更是肩负着重担。

  近年来,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不辱使命,在这一场改革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并得到了政府和企业会员的高度评价与赞扬,协会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业协会和上海市商业联合会的先进集体,协会党支部也被市工经联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采访结束时,老会长许锦柏表示,医药改革任重而道远,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难,路还很长。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也将继续坚持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建立起一座政府与企业之间永远坚固的“桥梁”!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