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我国空调业将带动亚太市场发展

企业报道  2013-04-24 17:23:08 阅读:
核心提示:  笔者近期在某大型空调品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空调市场由于过激的价格战,已导致整个行业走到微利和无利经营的边缘,越来越低的价格不仅影响了国内市场,而且影响了整个亚太地区,导致整个亚太市场平均价格下降了10%以上。

  笔者近期在某大型空调品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空调市场由于过激的价格战,已导致整个行业走到微利和无利经营的边缘,越来越低的价格不仅影响了国内市场,而且影响了整个亚太地区,导致整个亚太市场平均价格下降了10%以上。

  有资料显示,2003年整个亚太地区的空调总销量约为3000万台,而中国内地市场就占到1600余万台,是整个亚太地区的50%强。专家指出,如果中国内地空调市场的产品导入高技术健康空调,不仅可以提高国内空调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且还能带动整个亚太市场的发展,中国空调业将成为推动亚太地区快速发展的发动机。

  过激价格战催生产品提前转向

  据中国空调市场某品牌调查透露,空调价格战带来了两种结果。在去年国内空调市场400余家空调企业的基础上,目前已有近200家企业退出市场,这是价格战“洗牌”带来的结果。而在剩下的近200家空调企业中,前10家主力品牌正在谋求大规模地把产品由普通型转向健康型,意欲以转向产品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这也是价格战提前引发的一场产品革命。如今,走在市场前面的如海尔、美的等品牌推出的健康空调已纷纷上市。

  某空调公司王总经理告诉我们,主推健康空调在行业有三大意图:一是通过高科技来抬高行业准入门槛,把那些无人才、无技术、无设备的“三无企业”拦在“门”外;二是率先做出榜样,引领行业共同创新,共同向高科技产品迈进,提高健康空调的科技含金量,提升产品档次,为广大消费者造福;三是以科技手段来提高市场盈利率,维护市场整体利润环境,以健康空调新技术提升空调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这位总经理认为,由于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已让广大消费者转变了消费观念,迅速接受了健康空调新技术。再加上价格战导致了企业的盈利率过低,企业为了抢抓利润而提前将产品大规模转向健康空调。经测算,2004年国内空调市场的消费容量将仍然保持在1600万台左右,其中,健康空调将要占到总容量的70%左右,约1100万台,健康空调市场的消费高峰已经提前来临。

  企业转向健康空调利润是诱因

  市场专家指出,健康空调对行业提升利润比率极为有利。一台普通的健康空调其自身成本增加不足该空调售价的10%,一台高科技健康空调的自身成本增加不足自身售价的20%,但两者利润率可同时提升10%以上,这是空调行业主力品牌意欲转向推出健康空调的直接诱因。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专家指出,科技本身就是生产力,科技含量较高的健康空调形成产业化,将直接刺激并加快行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他分析,广大消费者对空调产品的认识将从普通的“调温器”转向对空气质量的再处理。为此,未来的空调市场将是以健康空调为主的市场。

  从企业经营的利润比率上看,一家年产能力在100万台以上的空调企业,生产健康空调的材料、配件和技术等平均成本不会太高,目前抗菌空调所需的“抗菌母粒”材料每吨售价约85万—95万之间,平均每台空调成本增加约50元左右。但是,市场回报较高,国际市场如日本同类空调技术的市场利润回报率至少在30%以上,而在国内可确保20%左右。

  我国空调业要做亚太“发动机”

  业内人士分析,亚太地区近10个主要空调消费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中国市场的空调销量几乎是其它7个国家的总和。中国空调业的科技进步不仅可使内地企业的市场利润获得提升,而且将强力影响周边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提升中国空调产品向周边国家辐射的国际竞争力。

  据广东美的集团内部人士透露,美的2004年带健康功能的空调比重将占到整个年度目标的70%左右。由此可知,2004年中国空调市场的健康空调将形成较大规模。此规模一旦形成,中国内地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健康空调产业基地,同时将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发展。

  市场研究人士认为,目前的中国空调总产能超过2000万台,产品同质化状况导致市场产需严重过剩,中国空调企业依靠科技促使产品革新换代已是大势所趋。如今,中国已经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外国产品正在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中国空调企业必须尽快走出价格战“怪圈”,站在对中国市场发展负责的高度来总揽全局,谋棋布阵。中国空调行业的携手共进之日,就是中国空调业推动亚太市场进步的启动之时。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