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襄县季庄党委书记刘俊良告诉记者,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征地补偿、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问题,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并遵从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呼声,创新工作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行“五环工作法”,是季庄乡党委在突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办惠民利民实事中,不断集民智、聚民力,切实体现经济发展一切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定襄县季庄党委书记刘俊良带领全村领导干部阶层,实施“五环工作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注、解决好民生问题。
定襄县季庄党委书记刘俊良推行的“五环工作法”,构建乡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格局。
党委书记刘俊良同志、作党委报告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定襄县季庄党委书记刘俊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2012年,季庄乡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文建明工作法的做法,创造性的提出了在全乡推行“五环工作法”,即:群众参与提建议、党委讨论定决策、政府实施干实事、社会监督评优劣、组织考核问实效。主要是针对涉及乡村经济建设和群众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重大决策、重大民生改善以及重大发展战略等重要举措,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提、定、干、评、考”五个关键环节,通过群众提事、党委定事、政府干事、社会评事、组织考事良性循环的工作方法,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环环相扣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定襄县季庄党委书记刘俊良带领着季庄党委班子正走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康庄大道上。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