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西部横断山区的崇山峻岭中,大自然把它最珍贵的瑰宝无私地馈赠给了人类。
从1965年开始建设时主厂区仅有7户人家,到今天发展成为年产钢550万吨、销售收入150亿元,极具特色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攀钢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凭着“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和价值取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跨越了一道道险阻、战胜了一个个困难,成长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攀钢的文化建设伴随着攀钢发展一路走来,像“强力粘合剂”构筑了攀钢的“命运共同体”,造就了攀钢今天的辉煌。
不懈的探索
攀钢的文化建设是在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艰苦的自然环境、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渊源下开始的,大致经历了神、形、动、理四个阶段。
所谓“神”,就是总结、提炼、宣传和实践“攀钢精神”。1986年,攀钢提出了核心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1990年正式更名为“攀钢精神”,并作为精神支柱广泛运用于攀钢的各项工作之中。
所谓“形”,就是塑造攀钢人形象。攀钢从1991年开始,用3年时间开展了培养塑造“四有”新人的“攀钢人形象”工程,以期达到“形”与“神”的有机统一。
所谓“动”,就是从1994年开始,在全体职工中开展的旨在培养职工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活动。
所谓“理”,就是系统提炼攀钢的文化理念,实行文化管理。进入21世纪,攀钢加快了以弘扬攀钢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响亮提出:要把人作为企业第一战略资源,要把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人企合一,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和企业的全面进步。
长期的不懈探索,形成了良好的攀钢文化建设氛围,确立了攀钢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艰苦奋斗、永攀高峰,并明确了以“艰苦奋斗,永攀高峰”为内涵的攀钢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主线。
扎实的措施
攀钢的文化建设以促进企业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提高职工素质,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领导亲力亲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攀钢当时的主要领导就亲自参与攀钢精神的总结提炼工作,亲自解释攀钢精神的内涵,形成了与“孟泰精神”、“李双良精神”、“曾乐精神”齐名的“攀枝花精神”,成为攀钢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
(二)科学规划。2003年攀钢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责,确定了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日常工作机制,出台了《攀钢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初步建立了文化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三)梳理、总结、提炼文化理念。把攀钢精神中的“勇攀高峰”改为“永攀高峰”,2003年,攀钢进一步将攀钢精神拓展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思想品格;追求卓越,造福社会的价值取向;实干进取,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忠诚攀钢的团队意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四)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攀钢的文化建设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制度创新为基础,管理创新作保证,在实践模式上狠抓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和外化于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一是内化于心,信奉理念。二是固化于制,规范理念。三是外化于行,实践理念。
累累的硕果
攀钢多年的文化实践,已经初步实现了形成于职工群体,内化于职工心中,表现于职工行动,成功于企业发展的攀钢文化建设可喜局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一)更新了职工观念,推动了攀钢改革发展。帮助职工树立了新的所有制观念、资本运营观念、竞争观念、分配观念、就业观念和福利观念,推动了攀钢在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实现了经营思想由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由生产经营型到市场导向型,由市场导向型到用户导向型的转变。
(二)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攀钢通过深入开展以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为切入点,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塑造攀钢人形象”等活动为载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创新,增强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抓好文化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学知识教育活动,为攀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三)企业管理更趋现代化、科学化。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深入到攀钢的各级经营管理者心里,贯穿于攀钢的各项管理之中。攀钢的安全管理就充分研究了职工的安全心理和安全需求,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工作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创造了“人性化、亲情化”的安全工作局面。
(四)促进了集团内部的文化融合,增强了凝聚力。近年来,攀钢先后接收、兼并、控股、参股了西南钢铁研究院、攀枝花矿山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公司等企业。在资产重组中,攀钢特别强调攀钢先进文化理念的注入和融合。
(五)攀钢形象得到提升。2002年,攀钢企业文化建设跨入全国30家“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之列;其上市公司新钢钒,信用评级为AAA,是中国上市公司50强之一,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被深交所评为“优秀信息披露公司”,并于2002年入围深交所100指数股,被市场誉为“绩优蓝筹股”。
(六)资本运营取得实效。攀钢圆满完成新钢钒重组、增发A股及上市工作,募集资金9.6亿元,并于2003年1月22日成功发行了16亿元可转换债券用于技术改造;已成功兼并成都无缝钢管公司和成都钢铁厂,组建了新的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控股锦州钛白,参股渝钛白,托管长钢;债转股46.73亿元,新组建了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减轻了攀钢的债务负担,增强了公司的发展后劲。
美好的未来
21世纪的世界更精彩,21世纪攀钢的奋斗目标更宏伟。攀钢把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起列为攀钢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提出:构建攀钢强势文化就是打造攀钢的核心竞争力。这必将迎来攀钢文化建设的春天,进而造就攀钢美好灿烂的明天。
明天,攀钢职工的思想观念将更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而推动攀钢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明天,攀钢文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职能部门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将进一步规范。
明天,攀钢将特别注重对外兼并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特别注重用文化因子把攀钢集团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攀钢发展到哪里,攀钢文化就延伸到哪里。
明天,攀钢将进一步把文化建设与攀钢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与管理、文化与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推动攀钢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