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指出,今年中央企业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五大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中央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互相参股等多种方式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革,南航股份、中航科工、长江电力等中央企业控股企业先后在境内外上市。中航科工今年10月在香港发行时,投资者认购踊跃,香港公众部分超额认购155倍,冻结资金302亿港元,国际配售超额认购13.5倍。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境内外上市,中央企业不仅筹集了大量发展资金,而且实现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促进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在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的同时,中央企业继续深化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到10月末,中央企业从业人员为916.9万人,比2002年末的969.5万人减少了52.6万人,减幅为5.4%。
二是突出主营业务,缩短管理链条,辅业改制取得了新成效。自7月10日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召开以来,中央企业按照会议要求,对企业经营业务和管理链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招商局集团明确将交通基建、金融、房地产和公用设施、能源运输和物流四大产业作为集团主营业务,其他产业逐步退出。广东核电集团抓紧对非主业资产进行了清理,只用3个月时间就将投资于商业和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全部退出,同时取消了三级以下的全部企业。中粮集团实行扁平化管理,缩减并逐步取消二级法人,目前企业二级法人已由33个减少到7个。许多企业在精简管理层次、优化管理链条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中央企业所属三级以下企业已大幅减少。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也取得积极进展。中石油44家试点企业已完成分离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7354人。在44家改制企业中,国有股权完全退出25家,国有股参股19家,参股比例不超过25%。
三是加强联合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根据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已有11对22家中央企业经国务院同意自愿重组,实现了优势互补。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还与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推进“强强”合作,促进企业发展。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长期战略合作,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和美国柯达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企业效益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央企业普遍加强了财务和资金管理,积极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不少企业把财务信息化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起来,并逐步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石化、五矿集团等积极推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宝钢集团、中化集团等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用集团、一汽集团等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神华集团、中石油等加强了成本控制管理,中海油、航天科工集团等加强了内部审计,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的非典疫情对中央企业的管理既是考验也是促进。中央企业普遍制定了应急预案,全面加强资金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受非典影响最大的中国航空集团在公司现金收入只有正常情况15%的严峻形势下,为了避免支付危机,减少非典造成的损失,建立了现金收支日报制度和统计监测制度,统筹资金管理。通过不断努力,中央企业加强财务资金管理的效果开始显现,1—11月中央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支付成本91.6元,同比下降0.6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3%,与上年基本持平。
五是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新途径,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新发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新办法。中建总公司探索的将“支部建在项目上”、中铁工开展的“我为重点工程做贡献”活动、宝钢集团党委探索形成的“围绕经济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党建工作模式、一汽集团创新的提高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有效性的方式等,都取得了积极效果。许多中央企业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