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企业信息化的话题现在被说得火热,其中不乏高瞻远瞩的、宏图大略的,当然也有举棋不定的、优劣难分的,但至少有这样一个局部让多数专家都看好、已经被众多企业所应用,并且依然有乐观的发展前景,这便是企业邮件。相比于企业的ERP、CRM、CIMS等等,企业邮件算不得大手笔,但它确实是众多企业跨入互联时代的第一步,是现代信息社会竞争格局中大多数企业维持竞争资格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自己建设并维护一套独立的邮件系统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于是就有了专门为企业提供邮件服务的服务商,于是就有了企业邮件这个不可限量的大市场。
企业邮件市场到底有多大,很难评估。据统计,全国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约有2600万家,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2600万家企业中的大多数,其信息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信息化的理解也比较有局限,对互联网大潮带来的推动力和压力,其感受也是模糊不清的。以目前国内最大的电信级专业电子邮件服务商263为例,其现阶段个人收费邮箱用户的数量已突破200万,而企业用户的数量还不足这一数字的1/5。从企业邮件短短的发展历史来看,263的战绩还是足以令其自豪的,但与庞大的潜在市场相比,263显然无法满足。如263这样的企业邮件服务商对市场的期望值到底有多大?回答这一问题,显然需要对互联网环境的发展速度、对用户意识的提升速度做出判断。
虽然经历了泡沫破裂的低潮期,但互联网技术对经济、对社会的革命性价值依然以种种最具说服力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展现着。可以说,互联网大潮势不可挡,相信不管是否理解互联网的本质意义、是否知晓互联网的技术细节,绝大多数企业的决策者都会意识到这样的事实: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躲避是不可行的,出路是融入其中,成为弄潮儿。可以说,从大环境看,企业邮件市场的爆炸期已为时不远,很可能就在眼前。但问题依然存在,更多企业决策者是能够感受到发展的紧迫性的,但跨出第一步的方向在哪里?这便涉及到邮件服务商们对于用户的教育工作。
在传统的印象中,企业邮件服务商似乎都很低调,市场活动很少,属于闷头挣钱的那一种。但近期263在全国进行的第二代企业邮件“万家企业示范计划”活动,与广大企业用户就第二代企业邮件作了最直接的面对面沟通;同一时间,南方的21cn、北方的新浪都在各大媒体上宣传各自的企业邮件产品。如此兴师动众,至少说明企业邮件服务商已经提升了其市场预期,已经做好了大决战的准备。
购买企业邮件对任何企业用户来说都是成本,投入了成本必然期望回报。常规意义下企业邮件对企业的利益是不需赘述的,它是一个企业名片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独立于员工个体行为的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在263的第二代企业邮件中,具有协同功效的企业网络文件柜、企业地址簿、企业反垃圾邮件系统及多用户邮箱等多项基于企业级电子邮件的增值应用功能都被融入其中,使得企业邮件应用从单一的信息传递工具,转变成为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信息管理平台,真正起到“协同办公,高效管理”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讲,利润是中心。同样购买企业邮件,还能在公司运营及管理层面发挥有益的作用,263的第二代企业邮件无疑拔高了用户对企业邮件服务的期望值。
其实从本质上说,企业邮件服务是基于IDC业务的一种增值服务。用户购买企业邮件,物理意义上也便购买了一块网络存储空间的使用权。了解技术细节的人都会理解,网络存储空间便是网络上的资源,这片资源能够提供的不仅仅是邮件的传入与传出。这片本来就属于企业用户的网络资源还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这就要看相应的增值服务商在此基础上还会开发些什么,也就是所谓的增值。增值,到底要增多少?用户的回答当然是:越多越好。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