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国内企业可低成本整合国际品牌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4-01 17:29:32 阅读:
核心提示: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有可能以生产能力优势整合发达国家中目前经营不善但是却具有技术、资本、营销渠道等优势的国际品牌。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有可能以生产能力优势整合发达国家中目前经营不善但是却具有技术、资本、营销渠道等优势的国际品牌。

  在刚刚于大连结束的“第十五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国际服饰文化·大连论坛”上,樊纲谈到,过去全世界产业整合,一般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以技术、资本、营销渠道、品牌四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整合。这些跨国公司掌握的是高附加值的东西,中国企业一般只能做加工生产。

  但目前国际制造业在新一轮整合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有些跨国公司到中国、亚洲来,由于没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及时和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相结合,结果在经营上出现问题,甚至破产。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可能低成本收购大品牌、经营渠道的机会,用我们的生产能力整合国际知名品牌、营销渠道以及加工设计能力。这其中有一些是二三流品牌,但也有一流的品牌,如德国一个最有名的电器品牌最近破产,这家上百年的家族企业,拒绝走国际化道路,只是在欧洲建厂,最后导致破产。这些企业破产成本很低,只是清偿的费用,如果我们的政府再去协调协调,有可能用很低的成本买下来。这样的机会不一定很多,但已经出现。

  樊纲认为,我们的企业完全可以用收购的这个品牌挣钱,借助它的销售渠道做自己的事情。销售渠道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有了销售渠道、销售网络、原来的客户群,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很多投入,可以走捷径。

  事实上,这种做法在跨国公司之间已有成功先例。我们国内也有企业开始尝试。

  樊纲认为,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这种整合收购仍存在一定难度。一些企业刚刚走上国际市场,对国际情况不了解,在国际谈判、运作、管理、跟外国人沟通、对国际规则理解方面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大的企业好一些,可以利用国内的资本积累,聘请留学生或外国人。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大国内市场,利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出国内名牌,继而走向国际市场。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