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201210333089.4发明专利项目简介
本发明"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为CN201210333089.4)"涉及一种人工增硒叶面肥,特别是一种由硒元素为 中心的含营养三要素,螯合中微量元素及螯合硒和稀土,活性有机物,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全营养、高活性、高吸收率的新型液态型叶面肥,主要用于富硒茶、富硒 大米、富硒玉米等富硒产品的生产。
目前我国正式登记的叶面肥达700多种,但叶面肥产品存在诸多问题。从技术角度看,据本发明者的实验研究和调研发现有如下问题:首先是对叶面肥 标准判断错误,曾单从叶色、长势看,对提高产量、品质的效果常被忽略;产品方面,更存在诸多问题:不少产品属“传统型”,营养元素单一,未达施用效果,而 大多未跟进现代研究成果,如不重视营养元素配伍性能,比例不科学,或营养元素含量低,水溶性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过多重视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忽视提高 养分吸收率;不用表面活性剂,或表面活性剂种类不恰当,使叶面铺展度与渗透力低;对中微量元素不注重其杂质和毒性,如陪伴元素含量超高,重金属含量超标; 对中微量元素、硒元素和稀土元素保护差,使用的螯合剂种类不恰当或者是大分子的,直接影响到营养元素的有效吸收率,等等。总的是许多产品未达到叶面肥应有 的标准,与叶面肥应有效果相悖。
针对已登记叶面肥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新型液体型叶面肥经长期研究和实践积累,初步评估有如下优点:
1,原料配伍性能优良、比例科学。跟进现代研究步伐,集成了叶面肥许多创新成果。“高效多元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养分有效成分高,养分吸 收效率高。这是当代叶面肥创新的核心!首先启用优良螯合剂全面保护硒、稀土元素、中微量元素,同时启用当代最优良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优良活性有机物,整 个配方很富有活性。
2,选用较恰当原料,营养分含量高又不产生拮抗,众多元素能稳定于同一种溶液中,这是多元素类叶面肥一个难题。此外,利用某多聚盐与锌、铁、 锰、铜等微量元素不产生沉淀的特性,解决了历史上磷盐与二价金属中微量元素发生沉淀的难题,可以设置对中微量元素不直接进行螯合处理的生产工艺。锌和硒是 本发明两个核心营养元素,据四川农大杜倩的研究表明,硒与锌存在拮抗作用:低浓度锌对硒的吸收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锌则抑制硒的吸收,高浓度硒与中浓度锌 相互影响不明显;而本发明设定的锌为低浓度,使硒、锌不产生互作。
3,本发明为保护硒元素、稀土元素、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移动性和吸收利用率,采用螯合剂保护。对比试验研究表明,传统螯合态微肥(指用传统 EDTA作螯合剂的螯合微肥)的肥效是无机盐微肥(无机化合物)的2~5倍,而用小分子有机物(尤其复合有机物)螯合的微肥的效果是无机微肥的几十倍。化 学结构理论和实验证明,螯合的中微量元素、硒元素、稀土元素的结构与无机盐有很大区别,无机盐仅仅是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结构,而螯合物是以二价阳离 子与给与电子体的螯合剂(如氨基酸)形成配位共价键,同时与其羧基构成离子键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中微量元素、硒、稀土螯合物可避免矿物元素间的拮抗作用 和周围环境条件(如pH)的干扰,以及其它杂质离子的影响,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易于被吸收。
而稀土元素螯合与否差异极大,据南京大学化学系陈子涛等人研究,未进行螯合的稀土元素,其吸收率仅为几千分之一,效果非常差。这就是为什么过去许多稀土试验效果不明显,首要是稀土未获保护,稀土元素被土壤磷酸根和碳酸根固定了的缘故。
4,启用高含量品种。如硼,用某硼钠盐,含硼21%,而传统硼砂硼含量仅为10.8%。氮素,用某某与某某1﹕1结合,某某与某某部分结合可大幅度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率;磷素,用某多聚盐,使磷含量大幅提高。钾素,用某某钾或某某酸钾,能显著提高作物对钾的吸收率。
5,降低或去除中微量元素中的杂质和毒性物质,如减少尿素中的某某含量,降低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按照国标选择。还使环保升级。
6,本发明叶面硒肥产品首先是增硒保健,并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缺素症,充分补充土壤营养不足的目的。
硒元素是本发明培育富硒茶、富硒大米和富硒玉米等富硒产品的核心成分。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一条广阔的缺硒带,有72%的县是低硒或缺硒地区。显 然,人工增硒是十分必要的。近一个世纪的临床医学证明,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清除人体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抗癌之王的美誉。从目前硒 产品看,最廉价、最方便的产品是富硒农产品。农作物中茶叶增硒是最优良的一项补硒产品,茶树对硒有很强的富集作用,增硒(无机硒肥)通过茶树转化成为有机 硒可高达92%,而无机硒仅占8%。胡某用亚硒酸钠经茶树的生物转化制备富硒茶,将茶叶含硒量由0.096µg/g提高到1.14µg/g,有机硒转化率 达81.82%。经检测,泡茶时浸出的主要是有机硒,而游离的无机硒则与茶多酚、果胶核酸、多糖类物质等形成络合物,所以富硒茶首先是最安全的。水稻对硒 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在缺硒和低硒地区能显著提高水稻含硒量,改善其营养品质。有人用100mg/kg亚硒钠盐在水稻上作实验证明,经两次喷施,大米 硒含量可达0.41mg/kg~1.22mg/kg,在齐穗期喷施一次,就能基本达到大米富硒水平。富硒玉米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其含量占 总硒的比例接近90%,也是一款补硒良品。国外有人用77µg/g亚硒钠盐喷于叶片,玉米籽粒硒含量达到0.197µg/g~0.243µg/g,可达禽 畜所需要的营养标准0.1µg/g。有人提问,为何玉米是补硒的最好主食?因其可以防治便秘、肠炎、直肠癌,保护眼睛,预防心脏病和癌症,这已成为人们保 健的共识。富硒菌类(羊肚菌因含硒而能保健和成为制药原料),富硒水果直至富硒猪腿等均已问世,均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市场效应使富硒产品成倍增值、成倍提高经济效益。请关注目前市场上高价出售的富硒农产品,请深入了解目前世界上硒与疾病治疗的信息以及高硒地区 与长寿的关联性,等等,你就会明白增硒的重要性。还必须明白,因本发明系液态叶面肥,比之土施硒的被吸收更直接、更快、更易转化、利用率更高、更能保护环 境不被污染。
稀土元素是本发明的另一重要元素。稀土元素尚未证实是植物必需元素,但已被证实是有益元素,是植物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根系生 长,提高生理活性、酶活性的作用。试验证明,施用300µg/g浓度稀土溶液,可使春茶提早发芽2~5天,采摘期提前1~5天,发芽密度增加 10%~20%,百芽重平均增加10.6%,新梢长度平均增加15%左右。硒对水稻生根,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精米、整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 有明显效果,还可增产10%左右,等等。
本发明制备工艺比较先进。螯合剂除传统新型螯合剂EDDHA外,特别使用了小分子螯合剂,包括最具活力的某复合螯合剂,以及具有互补性的双螯合 剂,更加有效地保护了硒、稀土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直接提高了营养元素的吸收率和它们的移动速率以及作物的光合率。添加的强活性有机物,提高了肥料的整体 活力。本发明的螯合反应,特注重原料选择和反应条件,注重它山之石的经验,力求科学性。化学反应过程中,力求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可靠的检测方法获得更准确 的结果。
本发明拥有5项实例,每项各具独立性,可独立成为产品,各具产品优势。
本发明之所以将叶面肥配制成液体剂型,因与固体剂型比较,液体剂型叶面肥营养成分较均匀,杂质含量较低,产品质量较稳定。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