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车身重量转换为行驶动力的节能技术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28 16:39:03 阅读:
核心提示:大力开展技术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大力开展技术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已经广泛进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广大家庭。因此,大力推广和使用车身重量转换为行驶动力的节能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车身重量转换为车辆向前行驶辅助推动力的节能技术,这项技术是通过改变悬架弹簧支撑点的定位,使悬架弹簧工作压力中心线的定位由现在的(指当前在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悬架定位)前倾(图1)垂直(图2、图3),设计定位为后倾(图4、图5)。改变悬架定位后的车辆在行驶时,由于受路面凹凸不平、左右转向、行驶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车身会不停地上下震动、左右晃动和俯仰摆动等各种类型的震动,车身的每一次震动、晃动和摆动都会通过后倾的悬架弹簧,对行驶的车辆产生一个向前斜下(图6)的作用力,也就是车身下降与上升时的势能与动能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加速了车轮的向前滚动,也就起到了对车辆向前行驶辅助推动力的作用。只要车辆上路行驶,这个辅助推动力就会存在,同时也就会减少能量的消耗,收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悬架后倾定位节能专利技术是一项目前行驶的(包括:国产、进口)车辆上都不曾使用的节能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在城市公交车运行几十万公里的样车上使用显示,不受司机驾驶技术、车况新旧及车型的影响,节能效果显著。实验分析表明,由于车辆在行驶时受悬架后倾角度大小的不同、车身重量不同、路面状况、速度快慢等因素的影响,节能效果约在10%左右,没有因为使用悬架后倾技术而引发故障。

  悬架后倾定位节能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车辆悬架定位设计理念,而且把车身重量、车身晃动、路面不平等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克服的不利因素转变为对车辆行驶时的辅助推动力和节能降耗的有利因素,也是对车辆行驶过程中自身功能转化再利用的深度开发。

  一部新车(包括汽车、三轮车、二轮车),如果使用了悬架后倾定位这项节能专利技术,无论使用何种能源作为动力,只要车辆上路行驶,它就会在使用过程中节能受益,而且会终身受益。

  专利合作方式为:专利技术转让。

  附:1、车身重量转换为行驶动力的节能技术(专利号:ZL201120463044.X);

  2、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证书号:2294145);

  3、车身重量转换为行驶动力节能技术附图:1—6。

  专利发明人:孙树茂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