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码IT>> 正文

孙觉非让京剧走进网络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20 16:06:19 阅读:
核心提示: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京剧似乎与时下最酷的网络隔着深深的“代沟”,但是孙觉非却为二者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如今,他一手创办的咚咚锵戏曲网站点击率已经超过百万。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京剧似乎与时下最酷的网络隔着深深的“代沟”,但是孙觉非却为二者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如今,他一手创办的咚咚锵戏曲网站点击率已经超过百万。

  很难理解一个年轻人怎么会对京剧如此情有独钟。孙觉非说自己对京剧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别人听来晦涩难懂的京剧念白,他从小听起来就没有障碍。但真正对京剧着迷却是从听相声开始,侯宝林先生相声集锦中的京剧唱段使他对京剧有了感觉。

  上初中的时候,他收藏了第一盘京剧磁带。“我记得很清楚,是一盘《失空斩》,而且只是上集,因为那个小书店里没有下集。”1996年,走上工作岗位的孙觉非,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钱买磁带和书了。

  学计算机的孙觉非每天接触最多的除了喜爱的京剧就是网络。1999年,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戏曲论坛,没想到兴高采烈地去和论坛里的人打招呼,没聊多久就被轰了出来。“他们说我什么都不懂,那个论坛是个很专业的沙龙。”他开始意识到,真正的戏曲圈子太小了,曲高和寡,阻碍了发展更多的戏曲爱好者。“我想用网络联系更多的京剧爱好者,不一定是专家,只要对京剧或者戏曲有兴趣就行。”于是这一年,他创办了一个戏曲爱好者论坛。

  “一年后,我越来越感到论坛的局限性,首先是只有说、不能听,另外,上传图片也很困难,于是就有了做网站的想法。”就这样,咚咚锵网站(www.dongdongqiang.com)粉墨登场了。现在,咚咚锵网站已经开设了近30个栏目,包括:京剧知识、网上欣赏、交流互动、信息快递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树立了“咚咚锵新闻”、“京剧人之窗”、“每周经典”、“梨园轶事”、“中国京剧论坛”、“戏曲E文”、“剧场动态”、“名家访谈”等一批品牌栏目,深受广大戏曲网友的喜爱。

  “当初我对做网站并不精通,所以雇了个在校大学生,我付给他的费用是一台二手电脑。”2001年下半年,孙觉非开始自己进行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就在这一年,网站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2001年10月,“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在近4000家网站中脱颖而出,荣获了“电信杯”第二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与它同时获奖的是联众世界、新华网、北大在线……咚咚锵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戏曲网站,也是两届评选中惟一的个人网站。由于入围网站都是由网民们投票推举的,所以直到进入决赛,孙觉非才得知这个消息,“高兴是肯定的,觉得自己这两年的时间、财力和精力总算没白费,但同时也很惊讶,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戏曲。”

  2002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国粹,咚咚锵网站开始寻求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孙觉非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间。此后,浙江卫视、上海电视台、江苏金陵之声广播电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纷纷请孙觉非担任广播、电视节目的嘉宾。2002年10月份开始,咚咚锵网站又与新浪网联手推出了“京剧名家聊天”栏目,引起了广大戏迷网友的关注。

  2002年7月、8月,咚咚锵网站正式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江苏演艺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网站的品牌优势为两家单位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

  孙觉非笑称自己像工人一样,没有太多积蓄,几年来,他在网络戏曲上投入了全部财力,最近,为了赢得自由的时间,他又辞去了干了几年的工作。“我看见很多人从对京剧一窍不通到成为京剧艺术的传播者,我家里这些书画、扇面、脸谱就是圈内外朋友送的,我想这就是我的收获,是没法用钱计算的。”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