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英雄”的不同结局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20 15:54:27 阅读:
核心提示:  2002年,在全球企业界享有地位的几位CEO各自演绎了“资本游戏”,但有两位给笔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位是美国雀巢CEO白贝克,一位是法国维旺迪环球集团CEO梅西尔;一个被定论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被贬为“从神坛到地狱”。

  2002年,在全球企业界享有地位的几位CEO各自演绎了“资本游戏”,但有两位给笔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位是美国雀巢CEO白贝克,一位是法国维旺迪环球集团CEO梅西尔;一个被定论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被贬为“从神坛到地狱”。

  这两个CEO“悲喜剧”之间的差别在哪儿呢?近日细读解俩人发展轨迹,发现其中“奥秘”有三。

  其一,人格魅力之不同。白贝克与全球员工的沟通能力与梅西尔开会时根本没有别人发言的机会形成强烈对比。早些时候,梅西尔也有“英雄”一美称,因其将一个自来水公司4年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而一时被传媒关注并被称为“欧洲狼大步挺进美利坚”;而白贝克也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勇气和精神并购了一家著名的冰淇淋公司和一家化妆品大公司而再次成为英雄。他们的目的都是明确的,开拓全新市场,去摘新经济头上的眩目光环。

  但这里有个细节之分。白贝克看重欧莱雅旗下的保健品部分,是因为这足以发挥他们的新势力。而梅西尔却昏了头似的在成了加拿大施格兰公司最大股东后没有看重马爹利酒这个放光彩的品牌,而将注重力全部用在了旗下的环球影视公司。在控股影视公司之后,据说梅西尔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因为那些备受追捧的娱乐界明星们成了自己的签约员工。接着,2001年底,梅西尔又耗资10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有限电视网。一时间他也成了明星。

  一个目的是出于适应全球化经济步伐,别让大业毁在自己手中;一个仅仅是因为觉得“自来水业务太土气”,没有娱乐业让人眩目,结果是一个稳扎稳打正在求胜利,一个身背350亿欧元债务而被迫辞职。

  其实,他们接任CEO的时间大致相同。大的经济形势对他们的考验、挑战是相似的。

  其二,消化能力之不同。中国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瓷器活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梅西尔想改变、想扩张并没有错,白贝克的改革步伐也不小,也引来众多猜疑,但就是没有评论说白贝克要“撑死”的。而对梅西尔的评论中,“显然是撑死的”几乎成了公论。而且他为了收购部分企业,比其它收购者高付50%的费用。梅西尔在一系列收购决策时根本听不得董事会成员的反对意见,由于他身兼董事会主席和CEO双职,所以很多成员在他的“激情澎湃论”面前“无比沮丧”。

  梅西尔很快就得了“消化不良症”。而白贝克已经尝到了飘香的美味,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其三,为公还是为私之差别。白贝克有一理论就是保持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稳重并给人以信任感。当雀巢公司在日本因咖啡豆回收利用事件以及中国的转基因食品事件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在当地的信誉和销售业绩时,白贝克都视为一种考验,一种文化差异和经营上的磨合带来的考验。我们听不到称他为“独裁者”的呼吁声。而梅西尔这个曾在法国受尊重、被维旺迪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却最终被很多投资者认为是“追逐个人名利、盗世欺名的人”。他的追随者、也曾被他视为接班人的两位最高主管也在2002年3月愤然离职。最终他被公司的最大股东——小埃德加·布朗夫颠覆。就因为他的个人野心,曾经的世界第二大传媒集团从它的宝座上跌落。

  仅仅4年时间,梅西尔毁了一个上百年的大公司;而白贝克却依然努力地带领雀巢向前、向前。直让人叹喟“市场风云依旧、英雄结局不同”啊。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