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全球视野>> 正文

境界与事业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20 15:46:01 阅读:

  松下幸之助39岁时,看见一个板车夫渴了便到一个自来水龙头喝水。自来水是要钱的,可板车夫喝水为什么没有人阻止?松下想:自来水固然有价值,可是到处都有当然就不会有人责怪他了。那一瞬间他顿悟:“所有的罪恶皆由贫穷而生,如果世界上的东西都像自来水一样无限量供应,就可以消除许多贫穷与罪恶。我的使命就是把电器造得像自来水一样多、一样便宜,以惠及贫民。”这就是著名的“自来水哲学”。直到今天,当我们以慎独的心理审读这种哲学,仍然会为其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而肃然动容。然而今天,现实中无不让人尴尬的是,中国的企业家群体至今对道德自律及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仍然缺乏起码的自觉意识。

  权威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家。为什么民营企业会如此“短命”?《大败局》的作者吴晓波认为:缺乏道德感和关怀意识、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是潜藏在企业体内的失败基因。并非是这些企业家难以领悟“自来水哲学”,只是当面临暂时的利益抉择,他们会毅然地将这种宽怀的哲学弃之脑后。现实中一些令人震惊的案例告诉我们:随意编造经营业绩、操纵基金、欺骗股民、造假售假等手段已成为一些企业发财的重要途径。其实,那些轻易抛弃“自来水哲学”的企业家并不真正懂得:为了自己,必须首先服务他人,对别人用处越大,个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而一个没有深厚人文修养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更不可能成为企业界的领袖。曾红极一时的大邱庄也有过辉煌的一页,但当它走不出“家天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境界时,就会宿命地注定不会走得太远。“企业家的境界有多高,事业就能做多大”,就是这些成功企业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同仁堂”。这家创业于1669年、迄今经历了300年风雨的老店,不但没有随着岁月风尘洗刷而黯然,反而日渐辉煌。“同仁堂”的大门上挂着一副对联:同气同声福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300年来,“同仁堂”养生济世的宗旨从未淡漠。在商业经营中,许多商店搞柜台出租,有人找上门来,“同仁堂”却断然拒绝:“同仁堂永远自家卖药,而且永远只卖好药,决不会为眼前的利益舍弃养生济世的宗旨。”我们惊异地发现,“同仁堂”境界与松下的“自来水哲学”竟然异曲同工。

  在社会的转型期,许多民营企业的利润里都有一些“血和肮脏的东西”。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法规还是政策都处于“沉默的状态”,因为中国太需要新生的市场竞争力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选择功能和淘汰功能的日趋强大,消费者主权时代取代生产者主权时代,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会感受到生存的极度艰难。而“企业家”的概念已走出拥有财富多少的偏狭窠臼,再不仅仅是原始意义上的资本人格化,更重要的还应该是社会责任和人类文明的代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一个有效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的配合之外,还需要诚实、正直、公正、正义、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自来水哲学”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主流意识,而社会再也不能给各种“败家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我们也默默企盼,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在承担社会责任和为社会做贡献中、在“自来水哲学”的浸润中健康成长起来。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