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非典”面前考验企业“以人为本”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20 15:40:17 阅读: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已众所周知。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重大灾害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把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对职工的关心落实在一个个细微之处,使职工备感企业的关爱。可谓是,抗击“非典”企业尽显“以人为本”,烈火中锤炼企业真金——企业管理者。

  事实上“以人为本”的深层含义,不单单是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问题,它是一种把“人”看成是企业的宝贵“资产”,而不是作为企业赚钱的工具。“以人为本”的内容包括:绩效评价、激励、管理、人际关系、人情技巧、团队精神等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职工的心理素质。职工心理素质的好坏,影响着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决定着职工的绩效,而企业的效益正是每一个职工业绩的积累。在这次防范“非典”工作中,笔者发现,当一个企业职工在回家路上或在上班电梯里,看到别的企业员工戴上了企业发送的口罩,2天后所在企业对此无动于衷,职工会发牢骚;4天后仍是如此,职工会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意见,久之,职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会大大降低。可见,企业领导能不能把心放在职工身上,在企业职工心里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俗话说“关键时刻见人心”。一个企业有没有向心力、企业管理者能否得到职工的信赖,在危难和关键时刻,要看企业是否能与职工同舟共济,企业管理者能否将心比心。只有把全部心思用在职工身上,才是彻底的“以人为本”。正如我们在这次防范“非典”工作中看到的,很多企业一看到有关“非典”的报道,立即就为职工购买了消毒液、药皂、防护口罩等用品;有的企业得知中药预防“非典”效果好,便派专人每天一早就到药店排队为职工购买中药;还有的企业把干部组织起来轮流值班,让职工回家休息避免传染。企业这种处处用心去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以人为本”赋予了中国企业特色。

  “以人为本”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人”是企业“资产”中的本钱,做任何事不能赔了本钱。在处理人与物、人与钱的关系中,人是第一位的,因为物是人创造的,赚钱要靠人,物和钱是为人服务的。面对“非典”病毒的传播,一些企业停止了大型集会、撤回了推销人员、取消了虽然利润可观,但容易传染“非典”的各种活动和项目;有些经济效益不太好的企业,为防范“非典”、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拿出资金投入“非典”防治,没等有关部门布置,他们已将预防“非典”的补助费发送到每一个在岗、下岗和退休职工手里。可见,我国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正在超越“金钱万能”的落后习俗。

  在人和钱哪个是“本”的问题上,企业管理者确实容易产生模糊的认识。有的企业管理者也知道关爱职工,但前提是企业要有好的经济效益,就是说企业赚到足够的“钱”才能去关爱职工,他们还是把钱摆在了首位。在防范“非典”工作中,有这样一个企业,看到“非典”的报道后,也想做点防范工作,但又舍不得花钱,四处寻找便宜的口罩和消毒液,结果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上了当。还有一个企业,在预防“非典”工作中,一面喊没“钱”,让职工体谅,一面却购买预防“非典”中药,去搞“送礼公关”。这样的现象虽然极为个别,但把钱看得比人还重要的管理者却为数不少。

  随着以智力和知识为特征的现代化社会的来临,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知识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谁要想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谁就要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好“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目前,“非典”带来的这场重大灾害,确实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但要把坏事变好事,企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职工。

  愿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非典”战斗中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让“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伴随企业的管理者穿越一道道激流险阻。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