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两件事,其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其二就是中国的城镇化。3月12 日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比较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通过采取修路、铺桥、建房等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这对地产、水泥、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而言,其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仍能得到提升,而伴随城镇化继续快速推进,类似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也依然具有机会,管理层对城镇化的高度重视已经引起市场资金的关注。
然而,环境资源是城镇化建设的瓶颈。一方面环境资源是城镇化建设的约束,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为稀缺的环境资源创造了价值。环境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稀缺性,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利益分配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市场热议“城镇化”之际,如何挖掘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机会?企业如何寻求环保产业在城市化建设中的利益?企业如何能在环保市场中赢得城镇化建设的利益?
栾胜基 教授 与您分享独特见解
Ø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瓶颈
Ø 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过程
Ø 企业介入环保市场的途径
Ø 企业如何赢得城镇化建设的利益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EMBA教育中心(深圳)
长城艺术馆(深圳)
【承办单位】长城世家会(深圳)
【媒体支持】南方都市报 深圳晚报 新浪财经 搜狐财经 腾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网易财经
讲座时间:2013年4月13日(周六) 下午13:30~17:30
讲座地点:长城艺术馆(深圳)
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4001号深圳文化创意园H馆2F(福强路与新洲路交叉路口)
讲座规模:150人
邀请对象: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
【讲师介绍】
栾胜基 教授
Ø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Ø 深圳市政府顾问
Ø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协会常务理事
Ø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环境评价项目专家组成员
Ø 国际影响评价联合会(IAIA)理事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