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互动建设新型城镇化
——城市经济网采访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
日前,全党已达成共识,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新“四化联动”的关键一环,十八大报告中提及“城镇化”的次数也多达7次。“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关键词。在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便提出过“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最大发展潜力就在城镇化。俨然,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从各个层面标注在决策层的日程表上。那么,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在城镇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来实现战略突围和社会跃升?城镇化与城乡福利差距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对此,城市经济网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许多区域规划参与者、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中博士。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中博士
城市经济网:在城镇化大背景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突围和跃升?
许正中: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就是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城镇聚集,土地集约使用。城镇化要基于三元互动,这里的“三元”即使指土地、人口和产业三类生产力载体,也是物化形态的创业元(园)、培训元(园)、安居元(园)。基于现代化的城镇化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人)被全部纳入现代产业体系,生产要素之间能够充分地流动;二是自然村、自耕农职业的消亡。创业元解决的是产业集群的问题,培训元能够提高人的技能,而安居元则解决的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后的生活问题。
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已形成了三大城市联动群(或者叫云城市群)的优化开发区。包括:以上海为主、以南京、杭州为辅核形成的云城市群;以北京、天津双核联动大连、青岛、烟台、威海和唐山等城市链的环形云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核形成的云城市群。
中西部地区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形成“两横三纵”格局的城市群带,沿长江,沿陇海线,东中西三纵的重点开发区,同时,也要在边境地区,构建若干能够网联若干周边国家的桥头堡和枢纽站,西部的重点城市有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西藏的拉萨,宁夏的银川。新疆喀什网联中亚和巴基斯坦、阿富汗;宁夏的银川网联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东北的长吉 图网联东北亚,山东的青威烟网联日韩和东北亚,闽南网联西海岸经济带。
城镇是一个多元开放平台,能够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城镇中充分地进行碰撞、联结、升华,要在技术、技能和创意三轮驱动新的经济形态下构建现代生态城市的战略路线图。继城镇化建设后,基于交通网点的开发,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建设,力争带动城镇化建设,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现有的城市基础人口是50万,日本有一个多摩市城区面积只有5000公顷,人口却有50万,从而达到人的相互需求就能形成产业的效果。
城市经济网:有人讲城镇化理解为人的城镇化,您怎样解读“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
许正中: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用现代技术来和新型理念解决城镇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要求建设生态型城镇,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主载体,通过人的集中、技术的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高技术手段使城镇的碳排放、空气污染、水污染趋于零。科学的高端切入可以把整个城镇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和展示区。
目前,许多地方农村的面源污染要比城镇的点源污染严重的多,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建立循环经济园区、绿色经济园区和宜居生态文明城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代技术让城市更加美好,现代的创意引领人们在城市幸福生活。
城市经济网:您认为城镇化能对城乡福利差距起到什么作用?
许正中:城镇化是一个使城乡福利趋于一致的过程。农村应发展规模化经济,采用现代技术和机械,从事高端农业,实现现有技术下的耕种 50亩到上万亩的提高,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必须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之路,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回过头来,过了100年、200年还得解决。城镇应提高单位国土面积产出GDP高度和浓度。针对城乡福利方面,采用耕地占用税政策,来避免农村的无序扩张超过了城镇化的无序扩张现象和农村高福利的出现。谨防农民成为新时期的特殊福利阶层,从而影响和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