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目前的情况看,在今年四五月份的销售中,我们凉鞋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外贸出口翻了近一番!”这是温州市鞋业龙头企业之一的奥康集团出现的可喜情况。
随着“非典”疫情的出现,皮鞋业作为温州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入世后国际品牌的挑战、国内鞋业产品和销售渠道同质化日趋严重以及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与盲目跟风,使得温州制鞋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4月本来应是凉鞋上市的旺季,但由于“非典”的影响,市场上显得人气不足,许多商家都表现出了迟疑的态度。在这非常时期,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首先端正了自己的认识:“‘非典’是考验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最好时期。只有迎着困难大步前进的企业,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企业。”面对这种情况,奥康集团变被动为主动,采取“敌退我进”的营销战略,通过事件营销、社会营销传播形象。从4月初开始,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报纸媒体和灯箱路牌等媒介广告大量推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以“百变搭配,放飞心情”为主题的夏季凉鞋促销活动。
不少人都对奥康集团此举不以为然,但奥康人有自己的看法:“一直以来,奥康的成功就在于不按常理出牌。今年,奥康凉鞋的款式与去年相比又有很大改进。现在是非常时期,大部分消费者虽无消费信心但有消费需求,这么多的人要买鞋,只要给他们一个足够的信心克服对‘非典’的恐惧,那么客户的数量一下子就会上来。就算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也会提高奥康电视广告的收视率。”实际效果果然不出奥康集团所料,“五一”期间,奥康专卖店的系列活动不仅有效地激活了市场,而且扩大了社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奥康趁同行犹豫之机抢占了市场份额,虽然没有实现年初计划销量翻两番的目标,但却进一步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为在鞋业洗牌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打下了基础。
在做好内销的同时,奥康集团在外贸方面连日来也是捷报频传。针对不少外商对“非典”的恐惧心理,奥康集团外贸人员主动出击,利用国际快递和电子邮件,将最新的皮鞋款式或样品提供给国外客户。同时通过传真和电话,加强与外商的联系,介绍温州政府、海关和企业预防“非典”的具体情况,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担忧。由于措施得力,“非典”期间,美国、意大利、日本、沙特、英国、希腊、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客户均通过互联网、电话或传真向该公司下过订单。近几年来,在厂商的共同努力下,奥康产品在一些国家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虽然目前处于非常时期,但由于奥康鞋质量过硬,而且成本控制得很好,服务也到位,不想错过商机的外国客商们还是主动上门来下订单。4月下旬,西班牙的客户玛瑞尔在非常时期再次出现在奥康工业园,签下了100万元的订单。5月上旬,西班牙人安德烈也来到温州,经过洽谈,又一次签下了500万元的出口订单。美国客商亨利在给奥康国际贸易部的电话中说,虽然不能亲自来温州,但他每天早上都在看电视,非常关心温州的“非典”情况,因为他把今年秋冬季皮鞋订单的60%都下到了奥康集团。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5月中旬公司工作会议上作了“当前形势,我们该做些什么”的演讲。他认为,面对非常时期,企业要做好两点:一是要练好内功,蓄势待发;二是要因势利导,主动出击。
由于内销和外贸形势良好,面对即将到来的生产淡季,奥康集团在生产方面显得并不清淡。公司没有临时减员或放假,反而强化管理,加强技能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同时组织跳绳、台球、足球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活跃企业的文化氛围,安定了人心,使员工能在这段时间里提高自己、养精蓄锐。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