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硕果盈枝头 汶上先行者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14 16:57:27 阅读:
核心提示:地处孔孟之乡佛教圣地——第二个法门寺的汶上县,2500年前曾是孔子担任中都宰相的地方,如今沐浴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春风,已焕发勃勃生机。

  地处孔孟之乡佛教圣地——第二个法门寺的汶上县,2500年前曾是孔子担任中都宰相的地方,如今沐浴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春风,已焕发勃勃生机。而作为先行者的汶上供电公司,为这块圣水圣地的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在新世纪的第三个金秋时节,汶上供电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已走马上任3年。3年来,在经理刘岱锐的带领下,汶上供电公司干部职工不惧艰险、踏过荆棘,奇迹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让一个一度徘徊在低谷的供电企业实现了后来者居上的既定目标,一举成为汶上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丰收、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支柱企业。3年来,公司共完成售电量7.3亿千瓦时、电费回收率完成100%、创利税1680万元,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农电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126项荣誉称号。

  钢班子带出铁队伍

  2000年9月,以党委书记艾云学、经理刘岱锐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艰难困苦中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当时,汶上供电公司虽有地理、交通、资源、环境等有利条件,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却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职工思想不稳定、多种经营效益下滑、企业形象严重受损的窘境。面对这种形势,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没有退缩,他们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及时确立了“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管理思路,制定了“一年起步,两年上台阶,三年大翻身”的奋斗目标。

  做“当家人”不仅要有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胆略和气度,更要有未雨绸缪、勤俭治家的创业作风。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刘岱锐和艾云学都是从外地调到汶上工作的,并且都是只身前往赴任,公司考虑到他们年龄都在40岁以上,想让他们有一个好一点的休息住所,便暂时在公司的慧都宾馆安排了两个房间作宿舍。按说作为公司的领导住公司的宾馆也未尝不可,但是他们坚持不住,并让办公室的同志在单位原有的旧办公楼里腾出了两间房屋,草草搬了进去,立刻积极投身到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在工作中,众多与刘岱锐长期交往的客户无不为其“请吃不到、送礼不要”的行为折服;在生活中,职工更被他的“早餐方便面,午饭随便办”和长期抽自备软包“红大鸡”牌香烟的行为所感动。

  钢班子带出铁队伍。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为早日完成任务,广大电业员工发扬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战严寒、斗酷暑,昼夜奋战。他们起早贪黑抢速度、争效益,食无正点、宿无正时,常常24小时“连轴转”。职工们辛苦,领导们同样也不轻松。在施工现场,人们根本无法分辨谁是领导谁是职工。其实,领导们就在艰辛繁忙的现场之中,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普通一兵。领导的率先垂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电业职工的热情,他们没有了节假日,放弃了星期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为汶上县的农网建设改造献计出力,使全县一、二期网改圆满完成,走在了济宁市12个县(市区)的前列。3年来,共投资1.3亿元对全县561个行政村进行了农网改造,让城乡人民用上了“安全电、满意电、放心电”。共新架、改造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输变电、配电线路102条,新建110千伏圣泽、南站输变电工程2个,改造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个,新建35千伏白石输变电工程1个,改造35千伏输变电工程9个,全县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中心、110千伏为骨干、35千伏为主体的电网结构。农网改造工程的完成,极大地优化了农网结构,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供用电状况,降低了农村电价,为汶上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为山区开发建设架起了致富金桥。

  狠抓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改革创新、稳定发展、转变作风、求实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创新管理机制,狠抓基础管理工作,使企业的整个管理工作稳步迈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他们致力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的创新,把管理工作和一流建设、网改建设、精神文明、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相互渗透,引入全新的模式。3年来,汶上供电公司管理体制成功走过了“从建立到健全,从健全到创新,从创新到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闭环管理格局,使企业管理完成了由“事后监督管理结果”到科学的“事先控制抓过程”的历史转变。

  公司领导班子在经营管理上,始终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原则,积极构筑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突出抓好资金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大力倡导“勤俭治家,科学管理”的思想,把网改工程和建设一流有机结合,日常开支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控制,同时严格按照“量入而出、修旧利废、科学应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文明环境整治、营业窗口建设等专项建设,采取成本总量控制、预算管理、集体采购等措施,努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公司领导班子从上任起,便牢牢抓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进行人事组织机构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按照“精简、高效、合理、分明”的原则,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方针,结合减人增效的目标,完成了内部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机构设置的扁平化、垂直化、透明化目标。本着“人尽其才,各就其位”的原则,制定了《劳动人事改革实施意见》、《岗位技能水平考试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动态考核制度,为保持全县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用人选才上,这个有着超前战略意识和高瞻远瞩能力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又制定了不拘一格选人用才的目标,分别采取整体引用、职工代表评议、个别吸收、大胆选拔、科学使用等多种形式,为人才的快速成长创造了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宽松环境。

  在抓好电力基础建设的同时,公司领导班子更注重多种产业的开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主业、多种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对原有的慧都宾馆、电器修造厂等三产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慧都电业公司为龙头,集输变电工程建设、高低压电器制造、家电营销、宾馆服务为一体的电力多经集团公司。目前,汶上供电公司多种经营企业达到8个,从业人员126人,年销售收入达到2800余万元,多种经营已成为汶上供电公司的“半壁江山”。三产的发展还解决了近100多名超员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优质服务赢得民心

  为彻底带领职工打赢形象翻身仗、树立汶上供电公司的良好企业形象,公司领导班子确立了“以服务树形象,以彩虹连万家”的工作思路,在全县率先推出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将服务全面置于社会监督下。3年来,公司严格按照“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实施“彩虹工程”、创建常态运行机制。

  公司领导班子在下大力气搞好农网改造建设的同时,又义无反顾地进行了全县农电体制改革。他们结合本县实际,把原来的供电站一并撤销,新成立了15个供电所,下设59个电工组。同时,他们按照农电体制改革“六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供电所的管理工作,调整充实供电所人员,积极完善电工组的各项制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进行了农电工的招聘工作;按照“公开、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制定了《农电工招聘管理办法》,择优选拔聘用农电工。经过严格的考试、政审等程序,从全县728名原村电工中招聘了374名农电工。如今,农电管理人员实行统一办公、定点上班、异地管电、微机开票,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服务。这一新模式的运行,为农电管理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各农电小组都实行了服务培训。各农电小组还在辖区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箱,农电小组每天两次专人开箱,并按客户的建议和要求及时提供服务。此举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受到大家的普遍好评。

  为了真正把服务的“彩虹桥”架设到千家万户,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追求卓越,服务真诚”的企业精神,强化3种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利用原有的基础全面导入顾客满意(CS)战略推广实行客户代表“首问负责制”和“一证两卡”上岗服务,规范服务程序,变微笑服务为优质服务,利用MIS系统创建快速反应机制,变被动等待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努力加强电力与群众情感沟通,把真诚融于每一个细微的服务环节中,用服务在客户间架起一座真诚的“彩虹桥”。

  在改善服务硬件设施上,强化服务窗口建设。他们结合建设一流企业和电网改造,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各供电所建立了客户营业室,力求与客户更接近。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健全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接听、接待、办理、反馈服务链。首先在开通800免费服务电话的基础上,实施了与济宁供电公司光纤连接的客户数字服务平台,建立了营销MIS系统,实现了报装、查询、投诉等功能,提高了信息反应和处置能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汶上供电公司的真诚服务,终于赢来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公司连续多年被汶上县委、县政府评为“行风测评第一名”。

  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漫步在汶上供电公司科学现代、绿色明亮、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办公区,规范整洁、人文色彩显著的生活小区,会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无处不在,时刻让人感觉身处一座现代的绿色家园。

  汶上供电公司的兴业实践证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职工素质、增加企业内涵的重要途径。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省市电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遵循汶上电力富有特色的经营之道,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任务来抓。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把管理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了以“追求卓越、服务真诚”为核心、以“职工文化”为载体、以“营销服务”为外延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了让企业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将办公区、生活区、家庭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载体,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融入其中,构建形成了企业、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文化模式。

  公司本着“勤俭节约、改旧利新、科学安排”的原则,利用公司原有旧楼房进行改造装修,先后修建了企业文化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汽修厂、仓库、住宅小区等,使公司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层次分明的花园式单位,并获得省级卫生单位的荣誉称号。

  公司深入开展营业窗口规范化建设和行业示范窗口建设,借助“彩虹工程”,把个性鲜明的电业服务文化送到千家万户。同时,他们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军民双拥共建”,扶持地方(佛教)文化建设等活动,真正把“照亮人生”的光芒照射到社会。

  丹心献电业,妙手绘彩虹。在辉煌和荣誉面前,汶上电业人并没有满足,他们正在公司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按照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战略,在向着一流供电企业进军的道路上阔步迈进。我们深信,随着汶上电业各项工作的快速跨越式发展,他们的未来之路将越走越精彩。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