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技术与产品>> 正文

多点同步升降专利技术 2小时成功顶起"天下第一门"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12 14:12:47 阅读:
核心提示:随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通航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耿希明一声“启动”令下,重达900吨的北六闸首人字门在“多点同步升降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地开始向上顶升。仅仅用时120分钟,门体安全平稳地完成了680毫米的顶升高度。

  随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通航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耿希明一声“启动”令下,重达900吨的北六闸首人字门在“多点同步升降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地开始向上顶升。仅仅用时120分钟,门体安全平稳地完成了680毫米的顶升高度。这是三峡通航管理局自主研制的国家专利技术“多点同步升降系统”第二次成功高位顶起“天下第一门”。

  三峡船闸人字门是世界上最大人字门,门体十三层楼高,最高达38.5米,宽20米,厚3米,重近900吨,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其外形与重量均为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此门就象中式对开门,24小时不间断推拉开关的门体,全靠30多米水下的底部门枢“轴承”周而复始地运转。本次顶起门体就是要对此底枢自润滑轴承进行检查,并完成密封件更换、门体背拉杆调整等工作。以便“管中窥豹”,判断了解经过近10年的运行后,三峡船闸人字门的实际工况。为满足检修需要,顶门高度达到680mm,是葛洲坝船闸检修顶门高度的2倍,是继去年南线船闸岁修后第二次运用于三峡船闸,是三峡北线船闸运行以来的首次,安全风险性及精度要求都更高。

  3月8日9时5分,经过大量顶门前的精心准备,随着“启动!”令下,三峡局“多点同步升降系统”工作人员轻触启动键,庞然大物“天下第一门”在四个小小的400吨“千斤顶”抬举下,由十数名不同方位的监测人员保障,按预定程序同步安全升起,现场操作人员不超过10人。至11时5分,全面安全优质完成顶升任务。期间门体四个顶升位置高度偏差在0.2毫米以内,门体状况非常平稳,未出现任何抖动和倾斜。

  若按传统的顶门操作,需要30多人,靠手动千斤顶,用时至少16小时,而且顶门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三峡通航管理局自主研制的国家专利技术“多点同步升降系统”在本次顶门中发挥出关键性作用,使得顶门更加安全、快捷、省工、省时,精度也更高。该专利系统是三峡局科技创新、实行快速检修、多年自主研制的成果,它分为4×300、4×400、4×150等多种型号,能够自动适应严重偏载和变载荷的高精度要求,可以将1200吨的重物轻松顶起,最大高程可达750mm,已成功在葛洲坝一、二、三号船闸及及汉江王甫洲、广西长洲等船闸进行多次实践,2007年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更被评为第十三届中国专利技术奖优秀奖。据悉,此专利技术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属世界领先水平,还可大量运用于桥梁、水电机组安装检修等,具大量推广运用价值。

  本次顶门的成功,标志着北六闸首顶门岁修取得关键性进展。当日顶门到位后,现场固门措施与底枢自润滑轴承的检查、密封件更换、门体背拉杆调整等工作紧锣密鼓地启动。相关专家将到现场取样、查看润滑轴承情况。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