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绿谷 攀登中医药产业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11 14:42:18 阅读: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也将在新世纪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和整个人类的新贡献。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中国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拥有着70%至80%的中草药资源;然而在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年均增长幅度达10%的国际中草药市场中,却仅仅拥有3%的市场份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断涌入国内的“洋中药”悄然占领了30%的国内市场,更有甚者,由于市场占有率低,有不少人认为中药是起源于日本、韩国等国家!无疑,中医药面临的是一个尴尬的困境,中医药的振兴时不我待且任重道远。

  就是在这种困惑与希望并存的“尴尬”中,上海绿谷集团总经理吕松涛选择了中医药开发作为自己“二次创业”的主攻方向。从中,吕松涛不仅看到了70%—80%的资源与3%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之间所隐含的巨大发展空间和诱人前景,更重要的是,吕松涛一直认为,企业要获得高速稳定的发展、实现国际化扩张,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中医药开发在他看来就是实现企业知识产权和国际化之梦的最佳途径。

  经过相当一个时期的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吕松涛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草药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深厚博大的独特内涵和人才优势,是我们独有的“至宝”,开发好这座宝库,远比跟在别人后面搞仿制、搞重复开发好。带着对新事业的向往和执著,大学学企业管理、研究生攻自然辩证法、商海起浮数载的吕松涛在现代化的都市上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陌生的中医药现代化。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保健需求增强、环境污染不断加深、西药的毒副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等因素,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越来越受到青睐。根据美国1997年的统计,1997年全美国草药消费达到了40亿美元。在德国,采用草药作为治疗方式的医师比例高达70%以上。由于存在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传统药物和天然药物巨大的科研、生产和销售网络。日本、韩国等传统医药生产大国加强了对传统医药现代化的研究,70多家中药生产厂家中有半数以上通过GMP认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天然药物生产销售也异军突起,每年以接近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吕松涛认为:中医药的优势在中国,中国入世给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带来了挑战,但对绿谷集团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绿谷集团自1997年开始推动实施“东方神草”工程,已成为一家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国内大型医药企业,目前已形成三大系列40余种中草药和保健品生产线。

  绿谷集团自介入灵芝产业伊始,就斥资上百万元从日本、韩国等国引进优良原木菌株近10种,在武夷山仿自然生态的环境下作原木栽培试验,筛选并经杂交,培育出了符合国际标准、质地优良的绿谷灵芝。由于菌种优良、生产环境优越,绿谷灵芝的微量元素和有效成分均高于一般水准。绿谷灵芝的栽培成功为我国灵芝产业确立了原料优势。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割裂现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投入市场,造成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浪费。几年来,绿谷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及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以“无边(编)实验室”的形式先后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推广“东方神草”工程,对灵芝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深度开发。通过“无边(编)实验室”的形式,顺利实现了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使技术能够和市场无缝对接,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谷集团不仅对我国灵芝产业,而且对整个中草药产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立跨地区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扩展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期望企业越大越好,而是越聪明越好。“做聪明事”(do the right things)与努力“把事情做聪明”(do the things right)相比只是“效率”的好坏而已,唯有“做聪明事”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这是绿谷集团发展的真正“秘诀”。

  曾受过企业管理的熏陶,并在一家大型冶金企业做过高级管理工作的吕松涛坦言自己并不喜欢搞管理,因为他认为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科技,所以在企业管理中,吕松涛也明确提出要把“绿谷”变成大脑组装线的运作思路。为此,除不断加大对科研的直接投入外,吕松涛更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用心学习、用脑工作,将所有的聪明才智都汇聚到产品的生产、开发和销售中,以切实把科技从知识形态有效地转移到物质载体中并产生效益。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