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新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史上,正式投入运行仅10年的海南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无疑是一个小字辈和后来者。然而,就是这个偏隅在“天涯海角”的小字辈和后来者,却在短短的10年之内,从1000万元起家,到拥有288.8亿元资产、84架飞机和480多条航线,一跃而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企业集团,这样的业绩和成长速度在国内外航空运输企业发展史上,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奇迹。在海航迎来自己第10个生日的时候,我们回顾与总结海航走过的风雨历程和成功经验,揭开“海航现象”的神秘面纱,不仅对海航实现新世纪、新跨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民族航空运输业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前,在海口举行的“新思路、新突破、新发展,走向国际化——海航可持续发展高层座谈会”上,与会的官员、专家等就“海航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现将部分精彩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观点】
资本放大三千倍 创造品牌神话
李剑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海航为什么能够从1000万元的资本,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快速扩大至近300亿元资产,增长了3000多倍?这是我们应该着力研究的。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第一,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机遇。海航发展的每一步都紧紧地跟上了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第二,海航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每个岗位上的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第三,海航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管理精英。海航决策层精诚团结、高瞻远瞩、决策正确,这是海航取得成功的关键。第四,海航的优秀企业文化。海航企业文化以内修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外融西方先进管理经验为鲜明特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取一切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和文化。而这种先进的管理文化让海航人不断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保创新 铸品牌 走国际化
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在当前日益加快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海航要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该继续做好3点:
第一,在观念上要继续保持以往的特点,敢于清晰、透明地面对新事物、接受新思想,从而取得一些新变化。海航10年来的长足发展,取得了双赢的局面。
第二,就是企业的品牌非常重要。海航只要能够一如既往地谋发展、求进步、不懈努力,完全可以实现铸造世界知名品牌企业的美好理想。
第三,就是按照国际化的标准谋事、做事。海航从建立初期就提出与国际化的对接,努力按照国外先进的做法管理企业,不断提高,成绩斐然。因此,只要继续走与国际对接之路,海航完全可以做成大的跨国集团公司。
新飞跃的机会很多
刘琦(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的历史时期,海航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和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发展,为海南的企业特别是航空运输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民航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目前正在进行开放第三、四、五航权的试点工作,航权开放将为海南旅游业、物流业和航空运输业走向国际化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海航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创造中国航空企业的国际品牌,实现新的飞跃。
走过的10年及海航未来
陈峰(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
海航以1000万元固有资产起步,通过多方努力,于1993年5月2日正式投入运营。因为基础薄弱,海航没有选择航空公司的传统老路,而是坚持走股份制道路。在这条新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上,通过与银行融资、向国内外发行股票等多种可行的方式,度过了企业原始积累的过程,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并花大力气做好基础经营工作。
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的体会是:第一,海航为海南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第二,海航为中国民航业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化的变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三,海航企业文化经过发展、沉淀、再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内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外融西方先进管理之技术”的独特企业文化体系。第四,海航顺应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势,得到民航总局、国家各部委、海南省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第五,坚定走自己的路,不偏离主业。
民航总局提出的“民航强国”目标为我们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航将借此大环境、大背景,信守“诚信、业绩、创新”的企业理念,以创造世界级中华航空优秀品牌为目标,争取早日建成机队规模150架以上、旅客首选、业绩优秀的国内外上市公司。
与城市化密切结合
陈 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是人们日趋一致的共识,城市化进程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我国现在不但有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际快速旅客列车,民航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7月底到10月期间,民航每天的客流量都和去年黄金周的客流量相差无几,这充分说明我国航空运输的需求已经进入高增长期、高敏感期。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了10%,对这一运输方式的需求可能增长30%—50%,关注这样的市场机会,对海航的发展非常有利。
所以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未来几年2200—2400架飞机的规模估计可能还是不够的,要把市场的发展余地和城市化密切联系起来,希望海航能够迅速抓住这个市场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家作用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海航资产从1000万元到300亿元,其中主要作用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作用远胜于1000万元的资本金。企业家是企业制度的推动者,是企业文化的培育者和倡导者,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现代企业与企业家关系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第一,企业不再是单一货币所有者的企业,而是企业家与其它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第二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再是以货币所有者为主导,而是以企业家为主导趋势。海航的发展体现了企业家在现代企业中应发挥的作用。但在海航实现第二、三战略目标过程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能否在现有企业管理团队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企业家管理团队,这是最具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事情。
以人为本与企业的发展
常修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海航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事业的成就感提升人,把人的发展和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重在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二是用感情来凝聚人,造就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三是用精神和物质利益的机制激励人。用精神和物质的激励使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发挥创造性。下一步海航如何发扬以人为本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呢?
第一,结合本公司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财产关系上发展以人为本。
第二,结合国家民主健全的趋势,在民主化方面做些事。建议海航超前探索,让职工以独立的人格力量参与企业管理。
第三,在国际化方面发展以人为本。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深谙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队伍,为公司国际化战略提供人的根本保证。
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公司制意义重大
刘纪鹏(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新型的公司制和股份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上,公司制是西方普遍推进的制度,但中国股份制由于存在一股独大的特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对海航的股份采取定量的分析,会有很多启示,海航10年的成绩斐然,虽然其他的公司也有完成股份制、完成上市的,但和海航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为什么呢?
海航的主要优势归纳起来有:第一,体制优势,即多元分散的股权结构和一元集权的组织体制。海航股票由内资、外资、法人股、A股、B股及战略投资人构成,股权的适当比例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而且没有一股独大的情况,没有各种不必要的干预、限制。第二,海航的产品定位很清楚,其“一主两翼”的战略定位是非常突出的特色。“一主”是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两翼”是与金融的强力结合,与酒店、旅游业的强力结合,主业在延伸,深度、广度有机结合。
以制度创新保证可持续发展
戚聿东(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先进的企业制度,是海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海航成立10年来,在众多方面都取得了为人称道的经验,以至被称之为“海航现象”。海航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发展壮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先进的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海航在兼并重组中,始终能够重视制度移植。以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制度因素,对海航成功的资本运作起了保障作用。
机遇、素质和文化
潘承烈(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会长)
我认为海航发展经验可归纳为:机遇、素质和文化。
机遇如同发展的船和桥,要实现发展,就要抓住机遇。海航的发展抓住了每一次机遇,及时抓住了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实现自己的扩张。
机会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是外部因素,为什么海航抓住了机遇?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海航的内因是高素质的领导者。现代企业主要领导者不能总是忙于日常事务,看不到明天。特别是企业的掌舵人,要在其他人都热衷于一项事情的时候,冷静地思考企业的发展方略,这对企业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企业要有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海航这一点给人很深印象。它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把西方先进管理技术运用到中国企业,海航的企业文化很可贵,对中国的企业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从交通经济学的角度看海航发展
荣朝和(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海航是实现运输经济学在网络规模经济上一个很好的案例,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空间组织结构。运输业要能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这种服务应该是廉价和完整的。海航注意发展自己的产业链条,包括航空运输、机场、酒店旅游、汽车租赁,不是简单的从机场到机场。
现在海航组建了扬子江航空快运公司。国际上的货运和客运的区分是比较清楚的,因为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快递业提供门到门的服务,要有大量的载货汽车,美国的联邦快递、联邦包裹公司分别有6万辆、8万辆货运汽车。建议海航运用现有的航线网优势,实现低成本的扩张道路,完善货运网络,发展中国的快递业。
制度基础重要 战略战术更重要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海航过去10年的发展除了与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接,一方面实现融资,另一方面提供了企业制度基础外,它的战略战术也是正确的。可以说,好的制度基础重要,战略战术更重要。因为有好的制度不一定有好的企业,正确的战略战术靠企业家和企业团队去制定、去实现。
随着业务的发展,海航战略也要进行调整。我的建议是:第一,考虑可实现性,要对民航业的未来做出准确预测。第二,海航创业阶段的战略是企业家模式,下一阶段需要建立计划模式、调试模式与企业家模式相结合的战略管理系统。第三,下一步的战略目标还是要牢牢抓住主业,将海航定位为航空企业集团。
企业文化的现代性
彭京宜(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
海航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我认为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海航文化突出的特点是立体状的,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海航文化一个特征是立体思维,有很显著的现代性。
第二,从冲突到融合。内修中国传统文化,外融西方先进科学管理技术,两种不同文化是能够达到成功相融和双赢的。
第三,从义务本位到权力本位。在海航,员工不是劳动的工具,而是权力的主体。海航规章制度中首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对权力的保证,使优秀者被承认。
公司治理架构的作用
张克(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首席合伙人)
成功的公司治理是海航的一大特色,海航每年都在求新求变,不断完善自己,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我们现在讲股份多元化,海航实际从一开始搞的就是走股份多元化道路,这是海航有优势的地方。5年前海航调整了治理架构,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所有公司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永恒的话题,海航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完善治理架构,成效显著。
【链接】
运行规模的几何放大:1999年年底,集团资产规模为66亿多元;到2000年底,集团资产规模为141.99亿元;2001年年底,资产总额达207.9亿元;2002年年底,资产总额达262.09亿元;截至2003年上半年,集团总资产达288.8亿元,逐年呈几何放大增长。
机队规模:截至2003年上半年,集团拥有飞机84架,其中,波音机队拥有40架Boeing系列客机,多尼尔机队拥有21架Dornier328-300型喷气支线客机,公务机队拥有6架Hawker800XP型豪华公务机,2架A109直升飞机,还拥有3架70座级Dash8-Q400型支线客机,10架运七型货机及2架Boeing737QC。
航线资源:开通了国内80多个大中城市480余条航线。
服务种类:可提供从10座级到200座级的干线飞行、支线飞行、公务商务包机飞行和通用飞行服务以及客货运输服务。
地位:现位居中国四大航空集团之列。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