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特别是喷墨、激光打印机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下滑所引起的“雪崩”效应,催生了耗材需求的急剧增长和耗材市场的蓬勃发展。打印机耗材市场如一块肥硕无比的巨大“蛋糕”,而这块“蛋糕”却一直是生产打印机的国外企业的专利,有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包括打印机、复印机油墨等办公耗材市场的消费额为350亿元,其中国内企业所占比例不超过7.8%。前几年中国的通用耗材经历了投石问路的积累过程,从政府的扶持、消费者的逐步接受,到现在凭借着低价格、高品质的特色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通用耗材已度过了蹒跚学步的阶段,走上高速驰骋的发展道路,即便如此,国内企业在通用耗材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也十分微弱。
“中国这个如此大的耗材市场不能再让国外企业垄断了”,北京佳普神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通用耗材业的领军人物、国家耗材标准起草人之一的殷宗明向记者谈到这些时,感慨颇深。于是今年的5月份,北京佳普神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殷宗明的整合下诞生了,这是一家不仅拥有位列世界500强的中国石油核心企业体系背景的富海力庆、清华大学的高新技术和日本的三菱记录媒体集团三巨头强大的资金、品牌和技术的优势,还拥有一个云集了众多耗材经营与技术精英的团队。
从2003年5月生产“清华华丰”品牌的专业耗材公司佳普神州成立,7月份推出首批80余款耗材产品,初步实现了一个月完成渠道布局、二个月完成市场拉动的预期,到9月份品牌知名度与市场销售已一炮打响,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清华华丰”专业耗材在与市场诸多耗材品牌的竞争中,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闯出了一条令人欣羡的发展道路,据佳普神州销售部初步统计,仅墨盒一项从7月下旬“清华华丰”耗材上市到8月中旬的短短1个月时间里,就创出了20万个的销售奇迹。
据殷宗明介绍,IT市场上中低端的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已是业内人士懒得说起的一个话题,而如何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却使他们探索不止。过去的企业大多是推销型企业,企业生产什么,就拿出去卖什么,当今的企业则更多地注重营销策略,客户需要什么,就能提供什么,并不断地选择最恰当的形式去适应市场的需求。有人说在IT业,1998年以前是“坐商”时代,即掌握金钱资源的人有了柜台就可以盈利;1998年到2000年间,是“行商”时代,即“主动出击”的企业能够赚钱;而到了2002年以后的新经济时代,先进的营销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有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与培训能力并掌握先进营销方式的企业才能够成功。在这一方面,殷宗明表示作为IT业六大板块之一的耗材产业也是如此。在耗材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市场大潮下,“清华华丰”耗材一直以来秉承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决心与信念。佳普神州专业耗材公司也由此云集了中国第一批闯荡耗材业、同时也是国家耗材标准起草人之一殷宗明率领的,由众多耗材经营与技术精英组成的核心团队,这一团队积累了继清华同方和四通数码两代耗材领域娴熟的市场经营与运作经验,并由此提出了以“快速行销”策略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准绳,让产品快速的从厂商到渠道、快速的从渠道到用户、快速使用户得到最全面的服务,以快打快,让消费者快速地享有产品,让渠道商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多的回报。
在快速行销的支持下,“清华华丰”耗材还将通过追增自身服务价值与缩减耗材采购、物流费用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用户的总体打印成本。殷宗明表示,“清华华丰”的目标就是成为知识时代的强者,以耗材标准为契机,做中国最专业的耗材供应及服务商、让国内广大耗材消费者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精品通用耗材。
谈到“清华华丰”通用耗材的制胜之道,殷宗明感慨而自豪:“作为新兴的通用耗材品牌,‘清华华丰’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的确十分不容易,我想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与业内各大耗材品牌的竞争中迅速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最关键的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自己真正的优势所在,作为国内耗材领域专业的耗材供应及服务商,‘清华华丰’最了解国内耗材市场的现状,最了解耗材渠道的需求,也最了解中国用户的使用状况与需求特点。只要准确地抓住市场、渠道与用户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就不愁打不开一个快速进军国内耗材市场的突破口。”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