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就我国农村而言,多数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格局还没形成,初级产品多,科技附加值低,内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从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看,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366元,一、二、三产比为15.2∶51.1∶33.7,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为63.8∶36.2。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份额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副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之间,一直存在剪刀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剪刀差正在缩小,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副产品尤其是粮食供大于求,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种一亩粮,只能赚200元左右,增收难度很大。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难以实现。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贯彻扩大内需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山西省长治市是农业大市,2001年,有农村人口226.11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1.5%;农林牧副渔总产值40.759亿元,仅占当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2%;农民人均纯收入2427元,不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同时,尚有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仍占到农村人口总量的30%左右。广大农民刚刚告别温饱,全面建设小康的任务非常艰巨。
当前尽管农村改革和发展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潜力和困难同在。只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发扬改革和发展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找准十六大精神与长治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面向农村,扎根基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顺利实现。
首先,要扎扎实实做好农村十六大文件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教育引导农民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新的突破。要勇敢面对入世后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知难而上,为实现全面小康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创新。要让农民懂得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是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引导他们走“分工合作”、“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新路子,真正形成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格局。
其次,要积极引导农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01年,长治市人均粮食产量437公斤,比全国人均粮食产量355公斤高23.1%,是全省人均粮食产量的2倍还多。但粮食加工转化的水平低。肉类人均产量24.9公斤,不达全国平均水平50.4公斤的一半。水果人均产量15.6公斤,只是全省人均84.2公斤的18.53%,是全国人均51.2公斤的30.47%。就养殖业而言,传统的养殖方式多,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少,饲料加工企业和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更是廖廖无几。就林果业而言,品种老化、品质低、产量小、管理落后、加工滞后的状况也十分普遍。就乡村工业而言,除了传统的煤、焦、铁产业外,依托农村、围绕农业展开的加工转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其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虽然也有一些名优特产品和传统工艺产品,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不成规模,在市场上份额小,没有做强做大。由此可见,抓不住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抓不住国家出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机遇,不下大力气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不切实加大调产力度,不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不依托乡镇企业进一步做好、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这篇大文章,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就难以提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第三,要把着力进行智力开发,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足够的智力资源来支撑。从前两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看,长治市有青壮年劳力1128838人,其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7.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92.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加之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化、工业化水平低,三产不发达,简单的春种秋收,又导致农村积攒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时间。因此,搞农业现代化,要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抓起,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四,要在小城镇建设上下功夫。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要在举龙头、搞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市的小城镇建设,逐步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优化城镇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搞好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有条件的地方,要同时考虑解决集中供热、供气、供水的问题,努力建设交通畅达、信息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现代化城镇,使之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平台。
第五,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县、乡两级干部要围绕“第一要务”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上。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单纯的布置工作、检查督促中解脱出来,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中解脱出来,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县域经济、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研究入世后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游戏规则,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办农民所盼,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走出去找市场、找人才、找技术、找资金,在开发能人、帮助穷人、兴办领办龙头企业、扶持专业大户、发展中介组织、连接市场要素上下功夫,减化行政手续,兴办领办中介服务机构或实体,真正做农村经济发展的知情人和服务员。
第六,要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规定,把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对基层、尤其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围绕选择一个好班长、配备一套好班子、发扬一种好作风、确定一个好思路、制定一套好制度、带出一支好队伍的六好标准,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使之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实践者。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