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经贸委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定位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中部地区的“三个重要基地”,实现“一个转变”。“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关键要转变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做强六大支柱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江西省经贸委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定位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中部地区的“三个重要基地”,实现“一个转变”。即:先进制造业重要生产基地、资源型产业重要加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重要成长基地;转变工业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经贸委主任涂勤华告诉记者:“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关键要转变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做强六大支柱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他强调只要坚持大开放主战略,没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可以发展,有资源优势的产业更要发展。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生态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六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重点打造战略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着力实施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推进“四个一”,做优一批产品、做强一批企业、做大一批产业,迅速壮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增强工业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工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工业对财政贡献的比重。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3200亿元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25%,利税总额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2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年均提高8个百分点,2010年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以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运行调控手段。重点抓好100个重点企业、30个重点园区、30个重点县(市、区)、30个新增长点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建立重点亏损大户监测调度制度,采取“一厂一策”帮助企业制定减亏扭亏措施。
先进制造业重点是以南昌、景德镇、九江为基地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新余、萍乡、南昌为基地发展钢铁产业,以九江为基地发展石化产业,以南昌为基地发展现代家电产业,以宜春、南昌为基地发展医药产业,以九江、南昌、赣州为基地发展纺织服装产业。
资源型产业重点是以鹰潭、上饶为基地大力发展铜产业,建设“世界铜都”;以赣州、南昌为基地,依托钨、稀土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钨产业和稀土产业;依托环鄱阳湖地区和赣州、吉安、宜春、抚州等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以新余为基地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南昌、九江、吉安为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
积极推进战略发展体系
推进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加快企业规模化发展、裂变式扩张。真正形成一批在同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提高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推动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省、跨国投资经营,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控制资源,加快做大做强。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创新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资源资产向优势企业集聚,推进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规范国有产权交易和流转。
推进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着力壮大一批核心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做强铜产业、打造精品基地做大钢铁产业、推进开发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力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推进产业集聚项目集群,推动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突出产业选商,瞄准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突出的项目招商,促进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转变,推动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升矿业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以铜、铅锌、钨、稀土等矿产资源为重点,支持规模大、精深加工能力强的优势矿业企业做大做强。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方式整合中小矿业企业,促进优势龙头企业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
推进“四个一”,促进农业资源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突出抓好以“一支烟”、“一瓶酒”、“一片茶叶”、“一盒胶囊”为核心的农业资源加工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规模化。
推进创新改造,不断增添工业发展后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优势产品名牌化,全面提高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业经济、传统产业知名品牌,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软件等高新技术产品知名品牌。
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相比跨国公司,品牌竞争力是目前中国企业最为缺乏的能力,也是目前在中国市场决战...
他总是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小到大。企业越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