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基战略,指的是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的企业竞争战略。它是一种具体而又清晰的战略定位选择,也是一种独特而又一致的思维视角。在早期的战略管理领域和市场营销学中,所谓利基战略以及类似的说法曾经颇受瞩目。20世纪70—80年代,一些研究者发现很多低市场份额的企业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盈利率偏低。相反,某些低市场份额的企业照样可以成就卓著,业绩优良。于是大家对市场边界的定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宝马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份额并不特别高,但利润率却不低。同样,大家对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所在的市场的特点也有了新的认识。有些企业的细分市场比较大而令人瞩目,有些企业的经营范围则跨越多个细分市场,而另一些企业,其所在的细分市场,无论是否引人瞩目,对于整个产业而言,都会显得狭窄细小。这种相对狭窄细小的细分市场便是通常所谓的利基市场。
利基战略在中国的研究最近也正初显声色。康荣平、柯银斌、许惠龙三位作者在本书中呈现的富于启发的研究结果及其对本课题研究的积极鼓吹和努力推动,诚宜嘉许,可堪褒扬。本书的研究工作深入扎实,具有强大的文献支持,反映了细致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学术文献和应用文献的平衡把握比较适度,互为映衬,理论构建与案例研究齐头并进,相得益彰。资料翔实,写作规范,分析严谨,逻辑清晰,引喻得体,评述有据,说理透彻,行文流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获取和驾驭丰富研究资料的能力,旁征博引,中矩切题。大量的实例,涵盖了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领域,为读者提供了鲜活真实的实际证据,也增进了读者对本书理论建制的信心和兴趣。
作者对利基战略的动态过程的描述和探讨应该说是全书的精髓所在,是最关键的理论贡献之一。从选择根据地到打造独特能力,实现全球领先,再辟新的根据地。作者无疑抓住了利基战略的要害,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根基。
作者的这种努力及其倡导的潮流,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在当今浮躁喧嚣的年代,许多中国企业急于要全球化,要强行进入世界500强的时候,鼓吹利基战略将有益于引导企业建立适合自己的根据地,苦练内功和本领,寻求稳定盈利的增长。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话说,利基战略实际上就是要在小池塘里面做大鱼。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不是固定的存在,而是由企业做出来的。现在的主流市场,很可能就是过去的某个利基。基于这种思路,我们需要这样一些利基,它们现在看来很小,但有长期发展甚至扩张的可能性。因此,中国企业的利基战略很可能要根植于那些正在高速扩张和成长的池塘,而这些企业便是与池塘共同成长的鱼。这时,利基战略的成功甚至根本不需要企业刻意追求全球的冠军。因为,当这些池塘(国内的利基市场)成为举世瞩目的池塘(全球主流市场)时,中国第一,自然就是世界第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一套适应自身实际的最佳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的组合,实现资源...
“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