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港总体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投资86亿元,实现港口吞吐量5000万吨,2020年前突破亿吨,使丹东港成为东北东部国际化大型物流中心。同时,丹东临港产业园也把建设物流基地和培育临港产业项目作为重点工程,目前,该园区已签约项目51项,总投资约300亿元
在人们的印象中,辽宁省丹东市是鸭绿江畔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以轻纺闻名的城市。丹东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三沿”城市:沿江,举世闻名的中朝界河鸭绿江从丹东汇入黄海;沿边,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沿海,丹东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起点,有优良的天然不冻港。但是,长期以来,受交通及其他条件的制约,在外界甚至是在丹东人眼里,丹东更多的是“沿江”、“沿边”城市,丹东人津津乐道的也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建设东北交通枢纽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给丹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建设东北东部铁路,打通新的出海口”,这一直接让丹东受益的政策出台,令丹东人为之振奋。2004年9月,国务院东北振兴办、铁道部及辽宁、吉林两省联合签署了东北东部铁路合作建设协议。东北东部铁路通道连接东北东部14个城市和30多个县(市)。这条通道打通后,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地区新的出海口,与大连相比,可缩短铁路运距98—306公里,节省陆路运费10—30元/吨。鹤岗、佳木斯、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图们、通化等东北地区主要粮食、煤炭、石化、木材及钢铁基地的货物可通过该铁路经丹东港以最短运距迅速出海。同时,东北地区紧缺的矿产、石油、建材等重要物资因为丹东港,而有了新的登陆口岸。与此同时,丹沈、丹大、丹通3条高速公路或者建成通车、或正在建设、或者已经立项,丹沈铁路复线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丹东机场扩建工程即将实施,多条国内外航线正在争取之中。
丹东已不再是昔日的丹东,丹东融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丹东不仅是东北东部经济带、沈丹经济带、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而且是丹东到朝鲜平壤和到韩国首尔经济带等4条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是东北振兴规划的“一轴两横四纵”中的“一横一纵”。
打造东北现代化港口城市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的发展条件,丹东的决策者们珍惜这个机遇和条件。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利用这个机遇和条件,不仅要从现实出发,推进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而且还要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来看丹东,把丹东放在整个东北地区、东北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重新审视、重新定位。
于是,丹东的决策者们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决心把丹东建成中国东北东部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同时提出4个具体目标:工业强市、商贸重镇、旅游名城、人居佳地。实现这个定位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一三八战略”: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加工制造业、特色农业和电力能源三大基地,重点发展八个产业,即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行业;化工医药行业;食品饮料工业;造纸工业;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电力工业。
丹东建设沿海港口城市,破解了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确定了城市功能和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取向;界定了经济结构和产业重点;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重点培育临港产业项目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是辽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点。丹东把临港产业园区作为丹东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兴奋点、动力源、增长极和生命线,通过招商引资、产业整合、集中摆放一批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的临港产业项目,形成建设工业强市的主要产业基地,形成以港口为龙头辐射东北东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体制创新的示范区。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契机。日前,经辽宁省政府批准,丹东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由30平方公里调整为97平方公里,起步区由18.6平方公里调整为39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区域范围为:西起浪东路,东至鸭绿江边,北起一潮沟,南至浅塘沟古沟。其中起步区分为浪头产业区、临港工业东区、临港工业西区3个成片区域,园区3点启动、逐渐连片并最终形成港城一体的发展格局。
目前,产业园区已签约项目51项,总投资约300亿元,包括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物流园、泰国产业园、巨浪纸业、北良集团粮食储存及稻米加工基地、吉粮集团货运码头及物流基地等项目。
伴随着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的建设,作为产业园区重要依托的港口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日前,《丹东港总体规划》已经过市规划委员会的批准,这个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投资86亿元,实现港口吞吐量5000万吨,2020年前突破亿吨,使丹东港成为东北东部国际化大型物流中心。目前,庙沟挖入式港池基础性工程——海防堤工程已开工建设;11#万吨级泊位进入收尾阶段;3个3至5万吨粮食专用泊位、大东沟港池油品泊位工程进入评标阶段;出海航道已浚深至-9米;围堰、货场等配套工程快速推进。同时,投资1.6亿元购置的260余台大型港口运输机械进驻港区。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一套适应自身实际的最佳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的组合,实现资源...
“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