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中国人民银行一纸规定取消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优惠利率,同时授权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经此番调整,大多数购房者选择的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其利率下限为5.51%,比原先优惠利率提高0.2%。与此同时,受央行调整房贷政策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亦将提高0.18个百分点。
新政策的出台,引起市场联动。建行率先表示,将执行央行公布的基准年利率,5年期贷款年利率为6.12%。农行、工行、光大等银行则表示,将执行央行规定的下限利率,但在具体放贷时可以根据贷款年限、客户信誉等因素再具体确定相应利率,年限长、信誉欠佳的,利率相应会高一些。 众多专家表示,此次房贷政策调整的初衷是为了遏制房地产业过热苗头,抑制短期炒房投机行为,消除潜在金融风险,以实现房地产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对于普通购房者影响并不会很大。
然而,作为政策的最终承担者和消化者——购房者又是如何看待房贷加息和首付比例上涨的呢?
曹女士在北京已经拥有五处住房,包括百旺家苑的一套别墅以及学院路、西直门等四处住宅,是典型的房贷政策调整的“打击”对象。但曹女士的反应却与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的预期大相径庭。她认为,北京房价的上涨趋势决定了房产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贷款利率上涨的幅度。因此,“只要楼盘地段好,增值空间大,我肯定会继续投资房产,这种投资基本没什么风险,比投资股市来得稳定”。
中国政法大学孙同学表示,房贷政策趋紧对于像他这样即将参加工作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毕业后马上面临买房,但积蓄不足。即使首付由家里负担,但房贷利率上涨、月供增加使自己还贷压力陡增。况且,就目前趋势来看,这次利率调整并不会是最后一次,如果央行为了宏观调控而连续进行加息政策操作的话,负担会进一步加重。”他表示,可能会考虑推迟买房。
王先生在一家大型国企管理部门任职,于2002年在朝阳区购住房一处,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40万元人民币,期限为15年,月供3005元。按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逐年调整”的原则,从明年1月1日起将实行4.41%的新利率,也就是说,月供增加至3041元,每月增加36元,还款总额将增加近7000元。王先生表示,调息对自己影响并不大,况且目前尚有9个月的缓冲期,但并不排除提前还款的可能性。
自去年9月加息政策出台,再加上此次房贷利率上调和首付比例增加,使得居民买房的成本已大大增加。但这种对成本增加的忧虑和负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中低收入阶层以及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的“新工作群体”。他们对于房价的敏感程度大大超过了炒房者,而房贷新政对其本已略显拮据的消费带来了相当的冲击。
尽管管理层政策调整的意图十分明显,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房地产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实现“居者有其屋”。但这种政策究竟有多大的实效,能否如预期般地打击炒房者的投机热情,遏制房价非理性增长,尚存不少变数,有待观察。
对待工作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自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现代...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