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抓住机遇,使公司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近日获悉,唐钢制定了“三极支撑”发展战略:第一极是完善公司生产老区,淘汰落后设备,形成年生产1000万吨钢的综合配套能力;第二极是联合周边,共同发展,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实现双赢;第三极是与首钢合作,加快建设曹妃甸大钢,打造21世纪精品钢基地。
截至去年底,唐钢老区的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形成了10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设备大型化、现代化。与周边地方政府、企业和外资联合开发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司家营铁矿等一批与地方和外商合资联合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其中唐山不锈钢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和唐山中厚板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与首钢联合建设曹妃甸大钢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业已开始大规模建设。
努力实现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转变效益增长方式,领导班子多次进行研究和论证,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由增量扩张型向内涵效益型和内涵发展型转变。
为加强工序间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生产组织不够严密而流失的经济效益,公司把原一铁厂、二铁厂、北区动力厂合并成炼铁厂,把原一炼钢厂、热轧薄板厂合并成第一钢轧厂,把原二炼钢、棒线材、中型轧钢厂合并成第二钢轧厂,进一步优化了生产组织,提高了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仅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还为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组织保证。
唐钢是个老企业,设备老化,制约了吨钢效益含量的增长。铁、钢、轧产能不相互配套,既浪费了能源,又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果。去年,公司决定投资18.2亿元,用于高炉、转炉、轧钢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了铁、钢、轧产能1000万吨的配套生产能力。同时技术设备也得到了新的提高,公司现有的60台套主要生产设备中,有41台套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产能的配套优化与先进技术设备的结合,为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加速向节约和环保型企业迈进
节约能源、资源和它的综合开发利用,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要求。企业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据了解,公司领导班子迅速扭转先发展、后治理的行为和做法,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节约和开发利用并举的方针,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向生产节约型和环保友好型的企业迈进,造福子孙后代。
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烟尘、噪音、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公司投巨资治理环境。目前,相关污染源都配备了高效环保设备,各类排放指标全部达到标准。同时动员全体职工大量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厂容面貌焕然一新。
为搞好废物和废水的综合利用,公司与外商积极合作,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改造了废钢渣处理生产线,建设了高炉水渣制造超细粉生产线和冶炼含铁污泥造球回配再利用生产线,同时建成了三大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使钢渣、水渣利用率达到了100%,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司还充分利用余压、余能、余热资源,改造生产工序,先后建成4条热装热送生产线,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增添了烧结机环冷余热、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装置,降低了冶炼焦比,每年可节约焦炭4.5万吨;在高炉、汽轮机锅炉等配套建设了9套TRT和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利用余压和余热发电,年发电量可达到8.1亿kwh牞占公司总用电量的21.7%。
公司同时对高炉、转炉烟道系统进行了改造,增设了煤气回收管道和贮存设备,吨钢回收煤气达到100m2以上,在国内保持较高的回收水平。燃煤锅炉、轧钢燃油加热炉全部改烧高炉、转炉煤气,年可节约动力煤61.6万吨、燃油23.8万吨,直接创效4.85亿元。
中国货经意大利人或中东人一倒手卖给瑞典人,价钱就比国内高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杭钢战略创新经验对我国大型产业集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提升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具有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