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创造力。个人创造力会得到社会认可,企业的创造力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是这样的认可方式更直接,不仅仅是赞赏、掌声的肯定,是客户用掏出自己的钱来购买有创造力公司的产品,用支票、现金为企业的创造力投票。
束缚创造力的是什么东西?是我们头脑中条条框框的东西,是过时的理论、宗教、标准、习惯和知识。它们会像绳索一样捆住人的创造力。没有力量和勇气去冲破这样束缚的人就会变得平庸,没有活力。企业也一样,失去活力就会僵死、就会被市场淘汰。
创造需要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清空、放松、天马行空的状态。有人反复强调周围环境,其实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战胜自己,自身最重要。
形而上的思想要打破禁锢,形而下的产品也要打破工业化的条条框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打破照相机、电话、电脑、游戏机的行业限制,就不可能有今天集电脑、照相机、电话、游戏机于一身的手机。假如我们不能打破卫星、电视、有线电话、光纤的行业限制,我们将会付出更多成本和时间去重复投入。
“SOHO”这种强调建筑功能融合的产品没有错,经过了同行铺天盖地的批判,今天再想一想,还没有错。SOHO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给客户带来了很高的租金回报、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极大方便和效率。SOHO就是打破了一些旧东西。今天,我看到很多SOHO。尽管有些开发商不叫这个名字,但精神是相通的,SOHO越来越有活力和生命力了。
人如果端着架子,自己就不会舒服,别人看着也不舒服。企业端着架子照样不舒服。《大腕》中英达办的公司就是端着架子的典型,见广告客户,有必要摆出一副和国家元首见面的派头吗?人和企业的风格,不光表现在他的外表和做派上,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作品、管理和经营理念上。
一个好的企业,不应该是固态的,应该是液态的。无论市场是什么形状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像水流进杯子、流进茶壶一样,将它充满,对杯子和茶壶又没有任何伤害和改变。
一个不好的企业,总是在埋怨,埋怨客户素质低、埋怨市场环境不好,有点像便秘的人埋怨地球吸引力一样。这样的企业是很难活下去的。
有些国外建筑师到中国,总是埋怨中国建筑工人的素质不高,中国建筑工人100%是农民,这就是现实。日本有位叫隈研吾的建筑师,没有听到他一声的埋怨,从设计上把房子全用竹子包起来,看不出活干得细不细。他的建筑建设的速度最快,是我们最早邀请美国和欧洲建筑评论家来参观的房子。用中国农民双手建造的房子也获得国际大奖———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奖。
韩国有位喜欢老子的建筑师叫承孝相,给我们设计了一个俱乐部,外墙用熟铁,让铁不断生锈,变化不同颜色,也是一种美,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抗的美。
在产品创新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但是适合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一个共识。专家认为,任何产品创新都...
瓦斯就是煤层气的“俗名”,可以用来发电、作燃料、生产干冰、加工液化气,同时煤层气还是宝贵的优质化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