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做超越的采撷者

企业报道  2014-09-25 10:16:17 阅读:

  38岁的周海江堪称少帅。

  1988年,22岁的他从河海大学停薪留职来到无锡港下乡大湖针织制衣厂,引起社会轰动。17年后,昔日的乡镇企业长成了全国服装行业旗舰——红豆集团。中国服装协会最新排名显示,红豆集团以6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居国内服装企业亚军。而作为红豆发展中坚力量的周海江,日前在50名董事参加的总裁“海选”中不负众望,以49票成为红豆集团新一任总裁,从父亲周耀庭手中接过“帅印”。

  红豆虽然生南国,但我们要做超越的采撷者,将它播撒得更远。

  接种“红豆”

  “我不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第二代人物,在红豆22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参与了17年,应该归类于创业者吧。”

  “1983年父亲接手厂子时,工厂基本上停产。厂子的信誉不好,父亲写了一张个人的担保书给银行,银行给了6500元,刚够买一吨棉纱。因为工厂在外欠钱太多,就找到一家不欠钱的染色厂,染完以后刚把布装到船上,对方的财务就追出来。说染色费没有付,把布全搬回去了。当工人看到船空着回来,一片绝望。父亲发动大家把库存的卖出去,将所有干部员工撵到各乡镇摆地摊,他自己也同工人一样,挑着上百斤的内衣走村串巷……”

  从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后不到一年,我就辞职进入红豆,成了厂里第一名大学生。当时乡镇企业并不受重视,亲戚朋友都对我的选择极为不解,但是我觉得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潜力,前景不可估量,只是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在这里应该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特别是能在我父亲的手下做事,我觉得能学到很多东西。

  从普通工人做到厂部秘书、车间主任、计划科长……进入决策层后,我开始率先推行“内部市场制、母子公司制、内部股份制和效益责任承包制”,使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释放出来,为红豆集团的壮大起到了制度上的关键作用。

  要走出家族化

  在很多旁观者看来,红豆也是个家族化企业。企业很小的时候,制度不完善,未来的收益不确定,风险无限大。在那个时候,我们任用家族亲戚、朋友,应该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监督成本接近零。对于家族化,我觉得:等到企业规模很大的时候,再在朋友、同学之间选择人才就远远不够了,必须进行人才方面的变革,引进不同背景的人才。

  红豆集团有十大子公司、10多家工厂,有800多个股东,其中许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拥有企业的股份。每个工厂都建立了明晰的股份产权制度,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工厂约50%的股份都由工厂管理层共同持有。形成管理层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个厂现在不是我一个人也不是我们家族的,而是我们企业员工大家的。

  要做超越的采撷者

  红豆以往有一个弊端,就是喜欢自己滚雪球发展,有钱自己赚,不喜欢与外方合作。现在看来,这个思路有局限,影响了发展,特别是影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速度。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反思红豆的过去,看到了发展的机遇。提出:集团任何企业、任何工厂、任何项目都可以与外商合作,前提是对方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市场和技术。

  我们正在积极寻求与国际大的采购集团合资合作,不仅要做他们的供货企业,还要让他们来投资参股,以拉住这些大客商、获得国际大市场。从发展领域看,我们以往总盯在生产产品的经营模式上,而今要更多地介入服务领域。

  实际上,我们近年来一直在谋求突破地域和产业的限制。利用红豆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和市场优势,通过定牌加工、派出管理人员、收购兼并等形式,已先后整合了广东、浙江、福建等地150多家企业,使它们成为红豆的“园外工厂”。目前,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量和职工队伍已经超过了红豆园区的总量。

  红豆虽然生南国,但我们要做超越的采撷者,将它播撒得更远。

更多专题
只为贡献社会的理想

“一个睿智的人,一旦历史给他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开创一个基点,创造一...

地产界翱翔的“雄鹰”

房地产开发市场原有竞争大都集中在土地、资金和人力这三大要素上。随着房地产资源的变化,企业的优势也在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