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日美企业管理的文化差异

企业报道  2014-08-22 21:06:12 阅读:

  松下幸之助有一套著名的“水库管理”哲学,他说,所谓水坝,就是通过堵截、积蓄河水使人们不受季节或气候的左右而能获得稳定的水资源。一旦在管理方面拥有类似水坝的东西,即使有各种外部情况的变化发生,管理也就不会受到影响,并得到稳定的发展。

  松下电器的管理模式就是完全按照这一理念来进行的,无论在设备、资金、人员、库存、技术、企划或产品配置等方面,松下都力求进行“拥有充分余地的管理”。松下人自豪地宣称:“我们公司并没有长期计划,但是我们有长期目标。”而美国的企业则完全相反,往往是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机动的资源配置,并通过并购和变卖战略来实现发展变化,摩托罗拉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60年以前,这是一家知名的面向消费者的微电子企业,但摩托罗拉从汽车收音机的制造起家,随后迅速向家用立体音响和电视机等事业多元发展,而后扩展到通信机、半导体、娱乐、化学、广播等各个方面。据说,它甚至还考虑过并购连锁式火葬场。

  日美企业管理模式差异之大,日本著名的经营学者加护野忠男和野中郁次郎等恐怕体会最为深刻了,他们合著的《日美企业管理比较》一书历时7年,先后从近600家日本和美国企业取样,立足于经营战略、经营组织、经营成果和经营权变原理等多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日美企业文化的异同。他们戏称自己的研究过程类似玩碰碰船的游戏,小船勇往直前地巡游,一触到池子边缘,就进入到更大的池子里去,这样逐渐扩大研究范围。他们将日美企业管理的特点归结为美国式的官僚动力型和日本式的群体动力型两种不同的模式。美国的官僚动力型企业,主要通过组织的阶层化来适应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并通过规则和计划整合组织;而日本的群体动力型则是通过组织成员之间及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经营组织整合。

  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在美国,每个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房间,从事各自的研究专题;而日本的公司则认为自己的优点是进行集体研究,重视每个人都以参与意识积极地进行产品开发。

  管理学著作容易犯的两个通病是:要么过于抽象、概括,高屋建瓴但缺乏可操作性;要么就过于具体、直白,就事论事却缺乏广泛的适用性。而此书除了日美管理理论的比较外,更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实证数据与案例。既有“面”的广度,也有“点”的深度,其研究思路和命题设计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惟一遗憾的是,翻译的语言如果能更流畅一些,也许可以拉近由其语言风格及专业化的统计数据带来的与读者的一些距离感。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