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部门指出,当前不少改制企业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它所揭示的问题既有针对性,又很一针见血,集中反映了某些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片面性。
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于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应该被忽略,尤其是正处在改制改革中的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首先应当采取措施保障职工的这些权利。一个企业的改制改革,如果在方案设置不周全、职工的意见和想法被忽略的情况下贸然推进,就形同于一个人还没发育全就硬要让它诞生,其结果必然是个不受欢迎的畸形怪胎,而企业改制改革的最终结果也必然是流产或出乱子。
现阶段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当中因为改制改革不彻底而导致失败的案例有很多。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曾通报过郑州国棉七厂改制情况,该厂改制最初只由几个厂领导商议解决,但因得不到支持而濒临失败,后来不得不进行转变,彻底发动职工积极参与,改制最终获得了成功,企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事实胜于雄辩。
这一改制案例说明,改制不能片面为极少数人的利益所左右,改革也不能为打碎多数人的饭碗而改革,彻底的改制改革需要“阳光”公开的滋养,需要“民主”监督的呵护。
其实,改制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改革不能只改产权制度,更要改革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新的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实行“阳光作业”,这样才能符合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要求。而如果国有企业只改革产权制度,那就是不完整、不彻底的改革,必须要将它进行到底。
而实行厂务公开是新时期中央为推进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改革发展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和保证措施,它关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行厂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的客观结果就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内部的建立,而这也与中央提出的厂务公开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所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特别是面临改制改革的企业领导者,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讲改革就只讲改制的思维,敢于面对“公开”和“民主”的挑战,真正把内部管理做好,将改革进行到底。
自主创新战略已经把创新的地位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作为身居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也早已深刻意识到...
他们各有所长、朝气蓬勃,工作作风顽强、工作能力突出,他们有着令人称道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效率。虽然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