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为腾跃做准备

企业报道  2014-08-05 16:15:04 阅读:

  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水平先进、水质优良的饮用净水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立方米/日的南洲水厂2004年6月30日如期实现向广州大学城供应饮用净水,9月23日正式投产。

  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是广州市自来水建设历史上建设工期短、投资金额大、技术含量高的特大型饮用净水工程,工程分为西海取水泵站工程、原水输水管工程、净水厂厂内工程、输配水干管工程和向大学城供水工程五个部分,其中,南洲水厂厂内工程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南洲水厂从顺德西海抽取原水,经过全长大约26公里的两条直径为2.2米的原水管,输送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沥滘的净水厂厂区,经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向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及广州市其它地区供应饮用净水。

  南洲水厂是一座以高标准、高起点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饮用净水工程,成功拿下这一役的是始创于1905年的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对这个“百年老号”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规模和难度都前所未有的工程是一大挑战。在南部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领导带领600多名技术管理骨干与40多个施工、监理单位日夜奋战在工程一线,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特大型供水工程,创下广州供水史上的新纪录。

  南洲水厂为广州“南拓”提供充足后备力

  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是一项全面提高广州市民饮用水水质的大型供水工程,是省、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供水工程,工程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对广州市“南拓”的发展战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从1987年开始就着手进行从广州南部取水的调研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省、市领导多次深入工地进行调研、视察及召开现场会。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成立了南部供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由于这是一个跨区域取水的特大型给水工程,珠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以及省、市有关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和配合解决了取水源选定、原水输水管工程沿线的征地拆迁等问题,为南部供水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开设“绿色通道”。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及40个参与施工、监理单位的建设者日夜奋战在向大学城供水、南洲水厂、输配水管等工程的工地上,参与这场战役的“战士们”明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它关系到大学城的如期启用,关系到广州“南拓”战略的顺利实施,更关系到广州市民饮用水质的早日提升。上万人的施工队伍24小时三班作业,在26公里的管线上、24万平方米的厂区内、16.3公里的输配水管线上日夜奋战,一年多的时间内,包括饮用净水一期工程、大学城供水工程、南洲水厂工程三大部分的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相继竣工。精心施工,确保了工程全面完成。

  在兴建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之前,广州市供水布局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东、西、北三足鼎立的供水格局,广州市南部地区的供水大部分依靠过河管进行“北水南调”。随着广州市“南拓”进程的加快,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番禺市纳入广州市的行政区,为了增强广州市供水的安全性,开辟南部供水水源,在广州市南部兴建一个大型水厂成为必然的抉择。同时,由于广州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用水需求连年攀升,夏季日用水量屡破历史纪录,2004年最高日供水量更是达到393.16万立方米,在夏季高峰供水期,广州市原有的7间水厂的345万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已超负荷运行,亦有必要开辟新的水源,增加广州市的自来水供应能力,提高供水水质。因此,南洲水厂便应运而生。省、市领导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广州市民饮用水水质等方面考虑,决定将南洲水厂加速建设,一次性建成一家大规模的饮用净水厂,要求将南洲水厂建设成为广州乃至国内城市中供水现代化的一个样板。从此,有近百年历史的广州供水建设走向新的纪元。

  南洲水厂开启广州供水现代化大门

  广州市自来水供应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城市供水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在自来水常规生产和水质检验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整体生活素质的提高,自来水生产向深度处理工艺发展成为趋势,南洲水厂通过选取目前国际比较先进而成熟的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工艺,供水水质向欧共体标准看齐,并达到国家“饮用净水标准”。

  南洲水厂的核心生产工艺在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深度处理工艺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水处理。

  南洲水厂的深度处理流程由前臭氧、后臭氧和生物活性碳三个部分组成。水厂制氧设备、臭氧发生器设备选用的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成熟产品,臭氧制造的过程实现全自动化运行,生物活性碳滤池中铺有2米厚的活性碳层。南洲水厂采用了臭氧进行有效的去除无机物和氧化天然有机物,采用碳滤池过滤,更有效地吸附水中的异味,使水的口感更好,受到国内给水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的盛赞。

  南洲水厂的整个深度处理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行列,深度处理的臭氧发生器、现场制氧系统,广泛应用在气水反冲洗的气动阀门,常规处理的投氯投氨设备、110Kv变电站的GIS设备、水质仪表中的颗粒计数器等主要设备从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此外,水厂还大量采用了中外合资厂家生产的设备,这些设备质量好、性能稳定,降低了投资。

  在水厂的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整体自动化,水质由生产班组、水厂化验室、公司水质部进行三级把关,生产关键环节的水质重要指标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监测。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根据建设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和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参照欧共体的48项先进水质标准,制定了企业65项内控指标,对出厂水水质严格检测。由于采用了深度处理的新工艺,出厂的饮用净水比常规处理的自来水水质有极大的提高,是完全可以满足直接饮用的要求的,因此,在饮用净水的水质检验方面指标控制更为严格,对检验手段、水质化验场所和设备的要求也比一般的自来水厂严格、先进得多。南洲水厂的水质化验室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在设计和设备配置方面都体现了严格把好质量关的特点。

  据了解,由于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南洲水厂的生产成本比一般的水厂要高,为了降低日后的生产成本,南洲水厂在许多细节上考虑到了节能的设计。比如水厂滤池的“气水反冲洗”系统是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自行设计的,该系统能进行滤池冲洗全过程自动监控,根据滤池的清洁程度自动调节气冲和水冲的强度,节水节电,冲洗效果更好。另外,全厂的平流沉淀池的移动式排泥车都是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在保证最佳排泥效果的同时,节约能耗。此外,水厂按照环保要求,建成了大型的水厂污泥处理系统,生产过程实现污水“零的排放”。

  建设规模为全国同类饮用净水工程之冠

  南洲水厂是目前我国惟一一家一次性建成的规模达到100万立方米/日的饮用净水厂,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通过全国招标。规模宏大的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在投资金额、技术含量、建设难度等方面呈现出广州自来水建设史上的多个亮点:

  在投资规模上——工程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为广州供水建设的一个特大型工程项目;

  在科技含量上——工程涵盖了大学城饮用净水系统这一全国大规模的分质供水系统的建设,净水工艺通过采用目前国内先进、国际流行的“臭氧+活性碳”的深度处理技术,臭氧全套设备由国际一流的生产厂生产,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国家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向欧共体标准看齐,同时,水厂污水实现零排放,在输送水管网方面,全线采用了先进的球墨铸铁管和玻璃夹砂钢管,不但利于抢修,而且有利于防腐和保持水质;

  在工程规模上——远距离取水的原水管长度单线约有26公里,双线并进,净水厂内安装的机电设备达到330多项、近3000多台套,安装了1300套阀门及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厂110Kv变电站,工程中在设备和管材应用、单项工程规模、作业方式等方面作了相当多的新的尝试,最大限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在力量聚集上——由于集中建设的需要,作业点多,作业密度大,厂区施工最多时超过2000人作业,原水管线最多时达到80多个作业点同时进行施工;

  在建设难度上——管线穿越地段的地质状况和地下管线设施情况十分复杂,要克服流沙层、岩石层、淤泥层和抛石层等多种地质特征,各种管线、沟渠纷繁复杂,给工程带来重重困难。管道工程施工采用多种技术,如顶管、沉管及开挖同步并行作业,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

  壮哉,激战在工程中的自来水人

  南洲水厂原计划按每50万m3一期,分两期建设。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两期合成一期,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再加上必须按期向大学城提供饮用净水,原来按一般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建设的南洲水厂变更为饮用净水厂,这一变更导致工艺设计、生产设备等都需作根本性变更,如此大型的项目,正式进入攻坚战式的规模建设仅一年左右,其中单是厂内机电项目就有近700项,技术之复杂、建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堪称广州城市百年供水史的最大一役,建设者们面临着必须与时间赛跑的巨大压力。

  南洲水厂占地约400亩,因为工期十分紧张,目前厂区内有二、三千人在24小时进行三班作业,施工过程不仅仅是对建设者体力上的考验,更是精神和智慧的战场。比如,单单是一个送水泵站的工程,工程负责人就亲自组织了上百次的集中协调,指导施工队伍如何按照标书内容和施工进度计划高效地作业。工程指挥部会议室常常出现两三拨人在同时使用的情形。3万立方的余泥要全部运出厂,在工人们的拼搏下,15天完成了;按常规编写一份标书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编写某一部分的内容,甚至需要查阅数百份相关的资料,而700多项机电安装标书的编写,10多个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努力,他们用了半个月时间完成了;高达12米的二级泵站是仅用了一个月就建成封顶的;厂区工程3个月就诞生合理化建议100多条。

  而在原水管工程、大学城供水工程的工地上,为落实大量征借地问题、抓好质量、安全和进度,建设者们不眠不休,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例更不胜枚举。

  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取水泵站和原水管工程以及工程量大、时间紧迫的严峻考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奔跑在西海和原水管沿线。他们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章,坚持越是工程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是要依法依规办事的原则,先后与公路、海事、航道、水利等40多个部门、单位进行了艰难而有成效的协调、谈判,并陆续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时间紧迫、沿线路段情况复杂,工程设计人员常常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连夜赶制出新的设计图纸;26公里双关的工作量细化到以米为单位的进度,各标段的负责同志平均每天工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甚至通宵工作,一切都是为了要让饮用净水早日流入寻常百姓家。

  饮用净水工程提速

  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的竣工投产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创建“两个适宜”城市,建设和谐广州的具体体现。提高供水水质事关广州可持续发展大计,直接影响到广州能否顺利实现“两个适宜”(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发展目标。广州市有关领导表示,广州将继续完善直饮水配套规划建设,按照“两套管网,分质优质供水,减少加价压力”的原则,再建一套供水管网,让全市700万市民都能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净水,率先在全国实现供水现代化。

  为了尽快发挥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的效用,让工程造福更多的市民,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目前已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快步伐提高南洲水厂输水能力,加快进度推进广州市饮用净水工程建设。根据南洲水厂处于广州市南端的特点,按照系统的要求,广州市的饮用净水工程建设将从南向北不断扩展,分三个阶段实施。

  从2004年10月1日起,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正式在海珠、东山、越秀三个区内选取了多个示范点实施分质供水的改造工程,为示范区的每户居民都设计、预留了口径为DN15(即15毫米)的饮用净水管接口,将饮用净水直接送到居民厨房水龙头中。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与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合作,精心设计和规划了饮用净水示范区工程。目前,示范区建设选用的管材有不锈钢管、铜管、PE管,阀门则选取了不锈钢阀门,加压设施是变频加压泵,每个示范区的饮用净水系统的选材都严格按照符合运行饮用净水要求、比运行一般自来水更高质的标准来选用。

  到2004年年底,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已投入40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第一批示范区的建设,其中5000万元用于饮用净水系统的建设,1500万元用于在这些示范区内同步进行对原有自来水系统进行的一户一表改造费用。

  据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由于饮用净水工程刚刚开始启动,所选取的示范区建筑物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在起步阶段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目前改造工程整体进展相当顺利。在实施示范区的过程中,不少小区居民踊跃参与,给饮用净水工程给予了极大支持。2004年9月31日,东山区部分示范点公开接受市民咨询,水均大街90%以上的用户踊跃报名要求开通试用。广州市内海珠、东山和越秀等区的示范试用点也反应热烈。

  饮用净水桶装供应凸现供水服务多元化趋势

  除了在大学城、珠江新城、海珠区、东山区、越秀区进行示范区建设外,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准备以饮用净水为载体,实施供水服务的多元化,尽快开辟南洲饮用净水的桶装水生产线,争取在2005年上半年投放市场。

  据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00万吨/日设计生产能力的南洲水厂建成投产之后,广州市供水能力已全面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南洲水厂大规模生产优质饮用净水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广州市供水部门将采取“双管齐下”方式,进一步扩大饮用净水的供水范围,让更多的市民能早日喝到质优价廉南洲水厂的水。一方面自来水公司将全力加快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海珠、东山、越秀区等饮用净水示范区工程建设。

  另一方面,自来水公司利用南洲水厂这个大型的饮用净水生产基地,近期开始着手筹建桶装水的加工生产线,并争取2005年上半年前投产运行,届时广州市市民将可以在市面上自由选购饮用质优价廉的南洲水厂生产的饮用净水。

  由于南洲水厂的饮用净水采用了国内先进、国际流行的臭氧加活性碳的深度处理技术,出厂的饮用净水是优质的直饮水,口感清冽,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元素,多项水质指标已优于欧共体标准,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认为,适应市场需求,利用南洲水厂生产的饮用净水开发桶装水是服务市民的新举措,是为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新尝试。

更多专题
在远航中缔造辉煌

他们各有所长、朝气蓬勃,工作作风顽强、工作能力突出,他们有着令人称道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效率。虽然是一个...

一步两脚窝迈向成功

有一个人不能不让集团的员工折服:从他担任总经理那天起,不,应该说从他到这个矿业集团工作的那天起,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