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构想

企业报道  2014-07-24 14:19:12 阅读:

  作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关注重点,如何把握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成为关键,笔者特从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上进行了分析。

  第一,整体规模继续扩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集团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省部级以上部门批准成立的企业集团共2605个,前500家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2730亿元,资产总额111319亿元。企业集团的整体规模和平均规模都在扩大,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从中小企业退出的同时要求在一些重点产业领域做大做强企业集团。在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是今后国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促进企业发展的长期政策。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这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体系,进一步发挥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加速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将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企业集团竞争领域呈现由本土竞争向国际化转变的趋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国内竞争为主转向了国际竞争。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是大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不仅是企业生存所处的环境,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国际化,就没有企业做大做强的空间与可能。

  国际化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竞争加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世界500强的发展历史证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然后以本国为基地,不断走向世界,最终成为跨国企业的。已经加入WTO的中国大企业的国际化应实现在全球化中整合资源。一是全球化采购,二是全球化销售,三是全球化生产,四是全球化研发。企业将采购、生产、销售与研发的范围扩大到全球,不仅意味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要走向国际化,更要求企业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是摆在中国大企业面前的一大现实课题。我们虽然还没有像GE、通用汽车这样知名的跨国公司,但是一些中国大企业成为国际化企业的进程已明显加快。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应当遵循合理化—集约化—集群化—国际化这样四阶段的发展战略。从间接出口到直接出口,到在境外建立子公司,直到完全实现国际化经营。“走出去”战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大企业发展战略的主导。

  第三,由企业间价格竞争为主上升为品牌竞争、服务竞争,竞争逐步升级。

  我国企业的竞争经历的成本竞争、价格大战等已经促使资源配置趋向集中,随着行业利润空间的进一步降低,成本竞争和价格竞争已经没有优势,而树立品牌和加强服务则成为大企业之间新的竞争手段。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升级为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将成为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企业的法宝,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取得不断的发展,有没有叫得响的名牌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大企业集团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致力于精心培育品牌,把具有鲜明个性的商标作为开拓市场、扩张企业的重要法宝。

  现代市场竞争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服务竞争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质量概念,不仅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国外企业文化研究中首先使用的“服务增值”的概念,值得重视。因为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因服务好而“增值”也可以因服务差而“减值”。企业形象从根本上说是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服务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同客户、用户、消费者的关系问题。

更多专题
科学发展成就的富饶之地

太行山是富饶的。亿万年前,地裂天崩,沧海桑田。深埋于地下的原始森林在高压与高温下演化成沉甸甸的乌金,...

移动管理现王者?

面对应用热点不断浮现的移动管理新天地,用友移动谋求领导者角色,而如何跨越方便、易用、安全、省钱这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