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东北特钢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企业报道  2014-07-24 14:16:35 阅读:

  东北是我国钢铁工业的发源地,有着非常辉煌的业绩。东北原三家国有特殊钢大型骨干企业——辽宁的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殊钢集团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北满特钢集团,曾冶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炉高速工具钢、第一炉精密合金等。三个企业为我国研制远程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洲际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新式军用民用飞机等,提供了大量特种材料,仅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就提供了10余种特种材料。三特钢为国防事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事业以及发展民族机械制造业、汽车国产化、石油化工、高速铁路、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事业提供了关键新材料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特钢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由于国有老企业包袱沉重、观念陈旧、机制僵化、管理落后,东北钢铁企业发展速度明显缓慢。特别是几个重点特钢企业,都曾先后出现过生存危机,自我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给东北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是,东北老工业企业重新振兴的出路在何处?

  创新联手找出路

  大钢集团董事长赵明远,在改革中主动出击,联合抚钢集团。成立了辽宁特钢集团,很快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集团工业总产值比重组前的2002年增长了50%,钢产量突破120万吨,销售收入增长40%。重组后,集团加快了市场资源的整合,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仅一次统一公开招标采购耐火材料就比原来降低18%的采购成本。去年,抚特钢股份公司质量损失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超过80%。重组前,原大钢集团加工能力大于冶炼能力30万吨,而原抚顺特钢冶炼能力则大于加工能力30万吨,如果两家各自进行配套改造至少需要十几亿元。现在每月通过从抚顺调1万吨钢坯到大连,使两个企业的设备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重组后,两个企业在产品生产上实行专业化分工,使两钢原来的优质特色产品进一步形成市场拳头品牌,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三兄弟联合造“巨舰”

  面对这样的形势,东北三大特钢惟一的出路就是联合重组。

  黑龙江省的北满特钢集团虽然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老企业,却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机制僵化、管理落后等原因,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2003年9月,企业宣布全线停产。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黑龙江省从振兴东北的大局出发,决定挽救北满特钢,正式委托辽宁特钢代管。经过一段努力,北满特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坚定了加盟辽宁特钢的决心。在黑龙江省请求下,辽特集团和北满特钢实行重组,三大集团联手成立东北特钢集团。

  今年9月23日,东北特钢集团宣告成立,注册资本为364417.15万元,下设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子公司11家、参股子公司1家。总部设在大连市,分别在大连、抚顺、齐齐哈尔三市各设一个生产基地。

  有关专家称,东北特钢联合重组整合了东北地区主要特殊钢生产资源,形成了整个东北特钢生产经营统一布局、专业化分工、市场资源统一配置的新格局,有效地避免了原来分散经营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的问题,以集团整体实力对原来能力不配套的先进生产线进行完善配套,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形成10条专业化生产线;通过充分发挥设备和技术优势,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品种规格系列化,创造市场品牌,有效地提高东北特钢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东北特钢集团董事长赵明远告诉记者,新组建集团力争经过5年时间,实现年产优质特殊钢328万吨,年产优质特殊钢材288万吨,年销售收入17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专业生产特殊钢的企业,并跻身世界特殊钢行业前5名,真正成为世界特钢“航母”。

更多专题
科学发展成就的富饶之地

太行山是富饶的。亿万年前,地裂天崩,沧海桑田。深埋于地下的原始森林在高压与高温下演化成沉甸甸的乌金,...

移动管理现王者?

面对应用热点不断浮现的移动管理新天地,用友移动谋求领导者角色,而如何跨越方便、易用、安全、省钱这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