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发现成就奇迹

企业报道  2014-07-24 09:07:16 阅读:

  现实也罢,幻象也罢,我们这些从业者仍然需要耐下性子、静下心来寻找出路,想想“中国企业的未来在哪里”这类沉重的话题。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想象,依靠“幻象”我们能够把中国人送上太空,依靠“幻象”我们能制造出国际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从一项技术开始研究、开发直到形成产品投入市场的整个过程看,在科研开发阶段,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只占全部投入的20%,可以解决80%的技术问题,而在产品化推广阶段,产品和市场部门则需要投入另外80%的资源来解决剩下的20%的问题。

  在中国要想发展像高性能计算机这样原先被国外公司垄断的产业,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仅靠产学研合作也是不够的,政府和用户这两支重要的力量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实现“产、学、研、用、政”的大合作。

  20多年来,“市场换技术”、“人力资源换技术”、“土地换技术”等招数并没有获得所谓技术溢出的效果,手机、PC、彩电、相机、汽车等许多高科技行业的命脉仍然被国外厂商控制,中国企业的整体技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提升。相反,OEM带来的同质化和价格战把国产厂商引入了低水平竞争的深渊,限制了国产厂商的技术发展空间。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企业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强大,国家提出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其实,企业天生就应该是创新主体。创新(不仅是技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企业相对更接近市场需求,更容易判断创新成果的有效性,企业的业绩压力也使技术创新成果能更快速转化,并直接带来收益,因此企业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创新。

  在企业,市场和客户才是指挥棒。

  中国企业应该多去考虑如何与大学结成联盟、深入研究技术、培养研发人员等长期扎实的工作。

  中国要想繁荣,就必须走创新之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迈克尔·波特在诊断中国企业时说过的这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对中国企业而言,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才是出路,而企业更要成为创新主体。

  中国的高技术企业经过了改革开发后20多年的发展,正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尽管困难很多,尽管还有很多机制需要完善,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工作,少一点哗众取宠的评判,多一点实事求是的分析,相信我们有足够的聪明才智、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能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几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强国之梦。

更多专题
科学发展成就的富饶之地

太行山是富饶的。亿万年前,地裂天崩,沧海桑田。深埋于地下的原始森林在高压与高温下演化成沉甸甸的乌金,...

移动管理现王者?

面对应用热点不断浮现的移动管理新天地,用友移动谋求领导者角色,而如何跨越方便、易用、安全、省钱这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