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勿让民企“马屁”成风

企业报道  2014-07-23 09:47:05 阅读:

  “拍马屁”之风古已有之。如今不仅在机关单位有,在很多民营企业中据说也很流行。千百年来这么多“马屁精”为何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有大大小小的头目嗜“屁”成癖。

  现在的民营企业,“当家人”大多是老板自己;即使不是老板本人,也会是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民企老板们文化层次参差不齐:高中、大学毕业的学者型老板也许不少,但小学、初中文化,甚至文盲老板可能为数更多。有些民企当家人一旦财产到了几百万或者上千万便财大气粗、目中无人,土财主、暴发户的作派不折不扣地暴露出来:自己也是报上有名、电视上有声,台上发过言、与领导合过影,自己也该是“著名企业家”了。对不同的或者批评的意见根本无法接受,倒是对赞美、歌颂、吹捧之词情有独钟、多多益善,大兴个人崇拜之风。在自己的公司里这类老板自然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动辄批这个,骂那个没把事情做好,甚至一不顺心说开谁立马就要你走人。

  企业里一出现这样的“先进文化”,打工者没几个是傻瓜,都能瞧出一二:乖乖,今后得放聪明点,你老板说的从来没错的,咱绝对服从还不行吗?从职业经理人到普通员工,除极少数“死脑子”以外,想继续干下去的都会逐渐变得“灵光”起来:上司喜欢什么就说什么,不喜欢什么就不做什么。他们深知生杀大权在谁手里握着,深知不学“聪明”的后果。

  朋友所在的那家电子厂就有这样一个“活典型”。老板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后就进了自家的公司,一开始学生气十足,见人就微笑,员工们都说“少东家”不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修养”。殊不知一年过后,“少东家”成为“总”级人物,竟像是变了一个人,温文尔雅的“学生气”没了,走起路来也是标准的“八字”了,训起人来不若乃父。厂里一些干部、员工都是“老革命”了,年龄上都是他叔叔、爸爸级的人物,他却像训小孩一样动辄大声呵斥。员工有主动跟少帅打招呼的,人家还爱理不理的,“谱”摆得不是一般的上档次。

  如此丑陋之风盛行,所带来的后果毫无疑问是很严重的。下属们带着“讨好”的心态去向上司汇报,老板们听到的信息多半是经过“过滤”的,多报喜、少报忧,或者是不报忧,更别想听到什么“建设性意见”。这样一来,业已存在的、甚至很要命的事情就会被掩盖起来。企业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善管理,怎么能进步呢?一旦再冒出两个“和绅”这样的阴谋家,天天给老板灌迷魂汤,这样的企业真有“好戏”看了。企业要想有大发展,除非是老板们有“特异功能”,长着杨二郎那样的“第三只眼”。

  “一言堂”、“家天下”,这已成为民营企业管理上的一大顽症。如此令人窒息的“小气候”,还谈什么要员工“爱厂如家”,发扬主人翁责任感?充其量只能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

  想当年,并没有读过商学院EMBA的唐太宗,却能够重用善谏之臣魏征。魏征敢于当堂指出皇上的过失,皇上也能知错就改,不搞打击报复,这才有了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治国事大,治企事小,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如今这样的“马屁故事”若在民营企业重复上演,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以断言,这股污浊之风若不根除,对千万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进而做强做大,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世界品牌,其危害之大无法估量。

更多专题
移动管理现王者?

面对应用热点不断浮现的移动管理新天地,用友移动谋求领导者角色,而如何跨越方便、易用、安全、省钱这四道...

巾帼建功展风姿

近年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工会工作在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大局的前提下,与时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