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重建圆明园是不智之举

企业报道  2014-07-22 09:36:55 阅读:

  国产旅游难以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商业模式中的问题终于通过横店集团重建圆明园的所谓壮举显露出来。以经营影视基地闻名的浙江横店集团计划以1∶1的比例,在浙中金华东阳市横店镇复建圆明园,企图重现其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这一规划中的“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复建需历时5年、耗资200亿元。

  从商业角度我们不难发现横店集团克隆圆明园的如意算盘——对1860年以前的圆明园进行恢复首先是填补了一项独一无二的历史空白,由于与北京现存的圆明园遗址存在着历史和文化错位,可以对游客产生一睹为快的吸引力,而借助于圆明园世界级的知名度,这个复制品的圆明园可以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这不仅可以省却大笔的广告费,而且也可以使横店扬名天下。

  这一带有点子色彩的设想或许是该项目得到认可的主要原因,但一个主题公园的繁荣却不是靠一两个所谓的点子能够支撑的,它需要的是一种系统的主题文化,对于重建圆明园,单纯从商业逻辑上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具有说服力的反对理由,直到我们搬出那个同样也是将影视和旅游紧密结合的主题公园迪士尼这个参照物进行对比的时候,才会发现横店集团的惊世壮举所掩盖着的深层问题。

  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旅游景观多是一次性消费品,很多消费者在对一个旅游景点观光之后,很少会有第二次,这种止步于“到此一游”的过客心态已经形成旅游消费的普遍心理,也就是说,复制后的圆明园只能令广大游客产生一次性消费的结果,这与迪士尼乐园对消费者形成的持续吸引力相比,可谓是相形见绌。原因在于,迪士尼的体验营销模式乃是比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更进一步,它通过对娱乐项目的创新设计和相关的影视传播可以不断对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消费产生持续的吸引力,而不是让消费者止步于到此一游。

  相形之下,迪士尼乐园的运营模式更具有智慧含量,它将自己的盈利模式建立在影视发行、主题公园以及衍生产品销售这种轮次收入的基础之上,实现的是整个产业链条的控制和开发,而那种持续吸引顾客的主题公园仅仅是其盈利模式的一小部分而已。已经在全球建立23家分公司和6座主题乐园的迪士尼没有复制任何旅游景点,恰恰相反,独创的体验营销模式反倒使得它自己被争相复制,以至于连香港和上海都曾经为争建迪士尼乐园而明争暗斗。

  从这个角度看,迪士尼倒是自主创新的真正代表,而横店复制圆明园则带有抄袭古人的嫌疑,面对迪士尼,国内那些仅仅将盈利模式建立在旅游观光这种一次性消费基础之上的主题公园难道不应该深思么?巧合的是,横店集团竟然也同样是涉足影视业,但其方式却多是以提供拍摄景地的方式进行,与迪士尼那种整合产业链条的轮次收入模式相比,别说小巫见大巫,简直连巫都不是。

  不得不承认,横店集团重建圆明园的所谓壮举暴露出的是主题公园领域的中外差距——“中国制造”的主题公园在商业基因上依然缺乏知识产权和智慧含量,缺乏创新的运营模式,而仅仅停留在吃“祖宗老本”的思维水平上,依靠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铺大摊子、走老路子,这种粗放型的商业模式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仍然是背道而驰的。

  350公顷土地和200亿元的初始投资,再加上建成之后每年产生的水电费等名目繁多的维护费用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而这样庞大的支出和资源占用所支撑的却是一个如此粗放低效的盈利模式。这种缺乏知识含量和自主创新模式的项目即使能够合理合法地进行,也难以让人由衷地拍手叫好。

更多专题
巾帼建功展风姿

近年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工会工作在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大局的前提下,与时俱...

激励机制助力企业管理

企业集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设计,需要对企业集团的创新环境、创新点、创新活动、创新成果的价值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