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在青岛交运集团采访时了解到,青岛交运集团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追求顾客的满意为标准;第二个阶段便跃升了一个层级,追求比顾客的需要做得更好。那怎么才能做得比顾客的需要更好呢?标准又是什么?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话对赵迎春的启发很大。
他开始琢磨老子所说的“无形”的大道之所在:什么东西是最能打动旅客的心、赢得他们忠诚度的东西?想来想去,触点就是情感。那怎么让顾客体验到这些温暖、放心、幸福、愉悦、安宁的情感?还是得通过一个载体进行情感的传递,达到服务企业与服务客户之间的共鸣。
于是有了“清满旅途”,有了“旅客代表制”,有了“比顾客的需求做得更好”的服务理念,有了品牌员工,有了不断创新的“特色服务”……而这所有的一切,用赵迎春的话说,都是用心去经营,用情感、用行动去做出来的。
“再好的服务,如果不能调动顾客的情感参与,进行一种情感的互动交流,都不能算是好的服务。我们要营造这样一个氛围:来到交运集团,接受‘情满旅途’的服务,你就仿佛进入到一个其乐也融融、其情也真诚的大家庭。在这里,没有旅客、没有服务员,更没有上帝,有的是亲人般的情感的沟通、交流,有的是愉快体验的一段过程,它让你回味无穷,流连难忘。”这就是交运人的话语,多么简单而又真诚。
“在交运的‘情满旅途’服务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都是一些点滴小事的累积。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点滴小事的累积,汇成了一股真情的热流,塑造了‘情满旅途’品牌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许许多多慕名前来采访的记者,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于情感经营,赵迎春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的顾客很多都处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都是劳动人民,最渴望的就是真情。我们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真诚的微笑,他们都会非常满足。对顾客来讲,我们付出的服务成本是很低很低的,但要真正做好了也很难很难。因为在你的服务里要熔铸一股真情。
“有时候,往往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能够让对方感到被尊重,感到一种情感的涌流。因此,交运人要学会通过真诚的情感服务给顾客一种亲切感、温情感,把市场上你怀里拉,把市场搂到怀里。”
“把市场搂到怀里”,这是多么热气腾腾、发人深省的语言,而这,正是赵迎春最真挚的市场经营哲学。
青岛交运集团这样诠释“情满旅途”品牌的文化内涵:“情”是核心,使员工对企业倾注深情、对顾客满怀亲情、对社会奉献真情;“满”是标准,以顾客和员工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员工对岗位的忠诚度和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旅途”是过程,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员工的人生价值和企业报效社会的职责。
“情满旅途”服务品牌正是通过这种“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爱”道德情感的凝聚,突出了“情”的核心,建立起员工对企业倾注深情、对顾客满怀亲情、对社会奉献真情的人与企业相和谐、人与社会相和谐的和谐境界。
赵迎春认为,“情满旅途”的实质就是把服务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化了,使企业有了灵魂,员工有了归属感,使顾客在与“情满旅途”服务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认同——共鸣——满意——忠诚的过程。对服务企业来讲,通过“比顾客的要求做得更好”的完美服务质量标准,达到一种顾客的“满意、忠诚”的结果,自然而然就把市场“搂”到了自己的怀里。此时,竞争对手就是有十八般武艺,在至高无上的“情”的境界里,也找不到施展之处。这叫做“不争而善胜”。
当时,任正非出台了一个“内部创业政策”,希望借此解决此前几年的过度招聘囤积了太多冗员、严重影响效率和...
鞍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为共和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1994年的鞍钢却陷入了极端的困境,技术装备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