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通车之前,由于资源、地理、环境的阻隔,西藏与全国市场的连接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处于相对独立和封闭状态。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有了这个“大通道”,可以把西藏的市场与全国市场连接起来,大量的人流、物流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进来、输出去
青藏铁路通车已经一年了,它被誉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线”、“幸福线”、“团结线”和“生态线”,如今,随着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西藏潜藏多年的优势迅速凸显。正如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何本云接受采访时说:“铁路通车之前,由于资源、地理、环境的阻隔,西藏与全国市场的连接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处于相对独立和封闭状态。青藏铁路开通后,我们有了这个‘大通道’,可以把西藏的市场与全国市场连接起来,大量的人流、物流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进来、输出去。”
优势产业走出去
在从拉萨通往上海的这条铁路线上,每天都运送着包括拉萨啤酒、圣鹿牌保健食用油、牦牛奶产品等一大批西藏特色农产品。据了解,自去年8月10日,西藏首批特色农产品———货值414万元的野生核桃油和调和油,从拉萨站启运,抵达上海后,西藏的特色农产品通过青藏铁路源源不断地流向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据统计,去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435元,比2005年增长17.2%,创造了10年来的最高增幅。
特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特色农产品走进内地首先得益于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曲登尼玛矿泉水公司副总经理普穷说,公司1992年就开发出名为“西藏神水”的矿泉水,水源地处高海拔地区,水体污染少,有益矿物质含量多,因为运输成本高,10多年来产品都没有规模化地进入内地市场,只是零星地通过汽车和飞机运输进入内地。铁路开通后,运输成本降了一多半,今年“西藏神水”预期产量30万箱,其中10万箱将通过铁路运送到北京、成都等市场。
青藏铁路通车后受益的不仅是曲登尼玛一家矿泉水厂,而是西藏整个矿泉水产业。目前,西藏地区投产的矿泉水企业已有“5100冰川”、“喜马拉雅”、“圣地”等10余家,他们把目光纷纷投向青藏铁路开通后巨大的区外市场,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西藏天然优质矿泉水正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西藏在积极将其独有的高海拔矿泉水资源打造成优势产业的同时,还坚持合理、有序、科学地开发,同时加强对水源地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长期保持水资源的原生态。
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表示,西藏水资源极其丰富,只要合理开发,保证计划开采量低于资源允许开采量,就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有关专家指出,青藏铁路开通后,矿泉水产业是西藏在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找到的一个很好的产业切入点,这其实代表着西藏在今后开发自然资源的一种理念和方向。
大项目引进来
“现在,超过上亿元的项目由市招商局来洽谈,亿元以下的项目由下级部门洽谈就可以了。”拉萨市招商引资局一位负责人说,尽管过去他们也向国内外宣传自己的优势资源,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没有什么人到拉萨来投资,“现在不同了,我们的招商引资开始‘抬高门槛’、‘招大引强’。”
据自治区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西藏整个“十五”期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2亿元,资金到位率仅33%,而铁路通车后的去年,全区招商引资达40亿元,资金到位率提高到45%,这些资金主要集中在矿业、旅游业、建材、商贸、宾馆饭店等行业。
更让何本云高兴的是,随着西藏基础设施条件的有力改善,参与西藏产业建设的国内大型企业越来越多。成都会展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在拉萨创建西藏第一个国际会展中心,重庆悦民集团将在拉萨兴建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据介绍,火车开通前拉萨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而目前光新加坡悦榕集团就已签订合同要在拉萨建2座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亚洲集团也要在拉萨投资建五星级酒店;肯德基也在考察洽谈入驻拉萨事宜。
“青藏铁路的通车有力地提升了西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东西部区域经济互动与合作来看,至少我们的‘话语权’得到了提升。”何本云说。
目前,西藏已成为西南“六省七方”协调会议机制(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即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重庆、成都)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而铁路通车和乃堆拉边贸市场的恢复开放,将会促使西藏在这个机制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说,铁路的通车使西藏融入了全国大市场,也为西部其他省区参与西藏的产业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西藏开始实施“靠南向北”的经济战略,靠南可以融入“成渝经济带”,向北可以营建“陕甘青藏经济带”。
影响中国公司声誉的七因子:形象因子、竞争能力因子、体制背景因子、价值追求因子、感召力因子、社会责任因...
大力实施“科技兴金”战略,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年来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37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