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十多年间,全球经济历经了一段特殊过渡时期。从日本经济“衰退的十年”,到东南亚、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如今,金融安全已成为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人转移钱的能力是一流的。美国企业不仅能挣钱,其“偷钱”的能力也是相当厉害。而全球金融风险与结构调整,都与防范“偷钱”有关。
考虑到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中国金融机构还不具备较强的全球作战能力。那么,“以全球应对全球”的思维来考虑,防范金融风险的最好方式之一当属“参股”海外金融机构。具体做法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换股,形成交叉持股格局。比如按照市值计算,中国六大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进入世界六大银行之列。这构成了中资银行与花旗、汇丰等全球顶尖银行换股的基础。第二,通过外汇储备参股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如全球金融市场内最为活跃、能够兴风作浪的对冲基金。不久前,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在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Group)IPO时,出资30亿美元购得其10%的股权,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借道“参股”构建中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其意义与价值创新在于:
首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商业关系,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与顶尖金融机构建立攻守同盟。
其次,通过“参股”分享全球化带来的胜利果实。按照发达国家的治理结构,中国金融机构可以按照持股比例分享投资收益,即使是对方在全球市场“偷来的钱”,也需要拿出来按比例分配。
再次,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借助跨国金融公司的管理、人才、市场渠道、客服等各种资源,弥补中国金融服务机构的能力短板,帮助自身比较快速地提高竞争力。参股策略要求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市场具有做“领袖”的勇气和胆识,依靠参股策略实现与顶尖跨国金融机构真正的平起平坐,分享全球市场。
“有多大度量做多大事业。”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与创业者交流时都爱说这个观点。大凡有点人生经历的人听了...
作为一个拥有16万员工的企业,它的兴衰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涉及资源型城市鹤壁的未来走向。为了寻...